幸亏没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籁书屋www.qdfangd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伙一直都不明白,演员塑造出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角色,他这辈子就已经成功了,而什么转型,那都是吃了饭没事干。
如果真有人转型成功,那只能说明一件事情。
之前他所塑造的角色,其实并不经典。
而当斯皮尔伯格发现,在听了自己的解释之后,罗兰便直接越过前一百多页,找到自己出场的戏码时,他的脸上,更是显露无奈,“你背诵的台词,没有太大的变化……”
“拯救瑞恩本身就是诠释人道主义情怀的最好表现,你饰演的瑞恩在影片中的最大意义,那就是以当事人的身份,质疑拯救瑞恩这个行为。”
“并且,你要被米勒拯救你的行为所感动,他牺牲时,你当着他的面哭就行了。”
“就像……《蜘蛛侠》里一样。”
“你只需要流露出彼得-帕克面对濒死叔叔本-帕克时的悲伤……”
“最关键的戏份,就能过了。”
是的,汤姆-汉克斯之所以会向斯皮尔伯格推荐罗兰,其根本原因,还是重复成功。
变着法的想办法重复成功。
对,《拯救大兵瑞恩》里,汉克斯所饰演的米勒上尉与瑞恩的关系,和《蜘蛛侠》里,彼得-帕克与本-帕克的关系,极其的类似,说的不好听一点,如果混淆现实,《拯救大兵瑞恩》其实能被观众看成是本-帕克的自传,他经历了一切,最后将对未来的憧憬,交给了瑞恩,这种精神上的传承,实际上更容易让观众产生满足,至于创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
不都已经通过米勒上尉的一个又一个选择,讲述清楚了?
所谓的主题,不就是七个救一个的价值观是否可取嘛?
所有人都在寻求答案,包括瑞恩自己。
而战场上的死或生,不也是导演想要表达的价值观的争议嘛?
既然主题思想已经传达,那在往剧本里面添加商业,不也是一件合乎情理的事情吗?
光头范-迪塞尔就是因此获得了戏份,而斯皮尔伯格采纳汉克斯的推荐,并不是因为罗兰能演的有多好,也不是因为他是自己的学生,而是……
如果这么安排,电影是真的能挣钱。
既然这么做既不干扰自己的创作空间,又能满足资本世界里的条条框框。
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斯皮尔伯格的伟大,从来不是他拍出了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电影。
而是他一直在寻求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