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最适合刷钱的‘机制研究’ (第3/6页)
不吃小南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籁书屋www.qdfangd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数据挖掘的探索、人工智能的理论研究、硬件的设计等等,才属于科学家的工作范畴,而计算机的软件设计,是属于工程师的工作范畴。
科学家可不一定能做好工程师的工作。
刘光佐赞叹的说了几句,就开始转向赵奕的项目问题。
赵奕已经是智能与自动化实验室的特聘研究员,也算是实验室的一份子,可他还没有进入工作,实验室里并没有他的位置。
刘光佐马上交代钱智金,让给赵奕留一间专门的办公室,顺带关心了一下,‘三维震颤波动图’项目进展。
赵奕表示毫无问题,“我差不多都整理好了,过一段时间就提交上去。”
“不着急,一个月后吧。”刘光佐提醒了一句。
时间还是挺重要的。
国家科技处刚下来项目,马上就被提交了报告,感觉好像是双方携手‘骗钱’一样。
一般的项目最初就做好,也要隔上两个月再提交。
这个项目负责人是赵奕,三维震颤波动图’就是赵奕发明的,间隔一个多月也差不多了。
接下来刘光佐依旧是谈工作,主要是赵奕在实验室的工作,“你可以选择加入我的团队,也可以是邓老师,或者钱老师。”
“或者,你可以自己接项目,但是……”
刘光佐有些为难的说道,“你不能带学生,只能找其他人合作。”他说着承诺般点头,“如果你有心立新项目,要找人帮忙,所里的人随便选,只要他们自己同意就可以。”
“如果实在找不到人,我可以派学生帮你。”
刘光佐就是给赵奕说明,在实验室立项目,会遇到的尴尬处境。
首先,赵奕不是‘正经的研究员’。
特聘研究员有资格立项目,但因为不在体制内,是没资格带学生的,也就是没有帮忙的人,那么就只能找人合作。
赵奕连‘正经特聘研究员’都算不上,他就只有高中学历,开学就要去读本科,根本没有多少空闲时间。
所以刘光佐认为赵奕立项目,很难找到一起合作的人,也就是多数项目只能自己完成。
赵奕根本没把刘光佐的话放在心里,只是表面上应和着点了点头,实际上,根本没考虑过立项目问题。
立项目?
为什么?
现在他手里就有‘三维震颤波形图’的项目,一、两年能搞定一个五十万的科研项目,‘业绩’算是相当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