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籁书屋www.qdfangd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大致有固定的比例,这一数据,在西历147080年代的联邦大约万分之一,也就是全国范围内,大约有三万名科研领域的杰出人才,这数据长期稳定,波动不大。
同样的比例,代入nep大区的人口规模,则代表其只能维持一支几百人的科研队伍。
10,000与寥寥几百,规模差距极大,当然倒没有很悲观的认为“这没指望”,他很清楚时代的变迁会导致一些不同的结论。
最起码的,旧时代联邦的人才产出比例,110000的数字偏低,事实上大部分原因都来自于教育体系的两极分化,和随之而造成的人力资源浪费。
说白了,并非联邦的三亿人口,无法提供更多的杰出科研人才,而是联邦的经济规模不需要更多研究者,进而,便放手动用从关系到经济的诸多手段,将大批底层民众的子女牢牢钳制在经济金字塔的底层,以巩固自身的统治。
这种钳制,并不需要动用暴力,甚至不需要搞特殊化、划分数线,只要抬高精英教育的门槛,同时鼓吹“综合考察、择优录取”,就能轻易达到目的。
旧时代的联邦世界名校,从哈佛、到普林斯顿,除少数收编进来效力的平民学霸外,充斥着履历漂亮的权贵之后,从社会实践到才艺特长的诸多加分项,让履历看上去简直闪闪发亮,背后却是大量马克、时间与精力的投入,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即便联邦中产家庭也根本无法负担,给子女造出这样一份漂亮的履历。
相比之下,联考分数则只是参考,除筛选特别优秀的“奴隶苗子”外,对名校招生而言几乎没有任何价值。
从幼稚园到高等学府,一整条教育之路,几乎堵塞了平民阶层的上升通道。
110000的筛选比例也没什么好奇怪,更不会让联邦政府担心,毕竟除此之外,联邦还可以凭借超级大国的优势,从其他国家吸引尖端人才,用看似优厚的待遇廉价收编之,为自己的帝国体系服务。
自己从这一体系中走来,对联邦的教育,方然很清楚其弊端。
正因如此,在nep大区定居点的教育规划上,自己就决不能犯一样的错误。
相反,出于尽可能培养人才、而非巩固自身统治的动机,他的决策是实施彻底的平民教育、普及教育。
配合相对公平的社会体系,长远看来,这一措施可将nep大区的人才梯队规模维持在数千人的水平,筛选率比旧时代的联邦高出十倍,唯有如此,才能在现有的一千万名义人口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