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不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籁书屋www.qdfangd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明日且休息一日,后日我们一同往龙门石窟一游。”
在朝廷的全力支持下,此次江淮水患最关键的重灾区宿州亦得到了救治。
针对这次宿州重灾的关键,李元瑷重新设计了运河的进水闸、减水闸,安排工匠入手建造。
对于宿州的重建规划,现在的他也是信手而来。
经过江南这些年的磨炼,尤其是泉州城的重建,让李元瑷对于这个时代的结构布局了然于胸,规划一气呵成。
而今的江淮最不缺的就上劳力。
这首次支配如此多的百姓,李元瑷一开始有些不适应,手忙脚乱,但随着志愿者制度的成熟,诸多有领导能力的豪绅、读书人的展露才能,基本上能够做到如指臂使,重建的进度极快。
基础根基都已经打好,剩下就是一些收尾以及未来的建设维护工作。
这些都是州府刺史要操心的事情,李元瑷也不打算将他们的工作一并干了。
赈灾才是主要任务。
故而他见局面稳定,修书江南,让自己的夫人跟李明达一道北上与自己汇合进京,走的是干净利落,一点也不拖泥带水,直接令得江淮数以十万计的百姓想要谢恩都无处感谢,只能立长生牌坊为之祈福。
因之前阴雨不决,河道拥挤不稳,此次入洛阳他们放弃了便捷的水路,由官道一路向北。
沿途走走停停,权当旅游,好不自在。
直至今日,抵达洛阳城郊。
越接近洛阳城,官道上的行人越多,作为大唐第二经济中心,洛阳的繁华毫不逊于长安,发展潜力犹在长安之上。
李元瑷见状亦极为怀念,在江南多年,几乎忘却了这拥挤繁盛的景象。
大家好我们公众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请大家抓住机会公众号书友大本营]
尽管得他尽力改革,江南经济大幅度提升,可人口的劣势是难以于短期内弥补的。
便在这时,他们身后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
李元瑷回首望去,却是一队披麻戴孝的报丧快骑,眉头不由微皱。
报丧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早在周代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它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即使已经知道消息的亲友家,也要照例过去报丧。
但一般而言,报丧只传周边。唯有封疆大吏级别以上的人物,才会以这种快骑的方式将丧事报告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