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章 九三年(十二) (第2/7页)
望舒慕羲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籁书屋www.qdfangd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白银是明顺几乎唯一能接受的进口商品,别的玩意儿根本不要,没有金银自然也就贸不起来啊。
固然说,国民财富不是金银。
但是,要注意的是,欧洲此时有这么多金银,不是靠种植园、甘蔗园弄出来的。那玩意儿,他不是粒子加速器大型对撞机,能点石成金,他只能种出来甘蔗,种不出来黄金白银。
欧洲此时金银上的富庶,和欧洲的手工业,关系真的不大。因为,哪怕是原本的历史上,直到1857年,仍旧闹出来了巨大的欧洲白银流向亚洲的魔幻场景。
很多人潜意识里觉得,欧洲此时这么富庶,一定是手工业很发达,甚至工业发达,所以世界的财富都去了欧洲。问题在于,欧洲此时在世界贸易中明明是逆差啊,不管是对大顺还是对印度,都是逆差啊。
很多人错误的以为,欧洲的富庶,源于贸易顺差。这纯粹是把19世纪晚期,刻舟求剑到了18世纪。
并不是这样的。
纯粹就是之前挖的金子银子太多了。
金子银子是不可能通过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变出来的,资本主义萌芽创造的财富,是国富论里意义上的商品,而不是重商主义概念里的财富。
的确,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导致了欧洲生产力的发展。但是,这不是欧洲此时金银这么多的原因——意大利的毛呢工场,只能生产羊绒,不能生产黄金白银。
包括说,欧洲农业革命,可以解释很多问题,但解释不了欧洲白银那么多的问题。
农业革命也没听说能种银子啊。
这种情况下,欧洲的富庶,和大顺的手工业品能冲击欧洲,并不矛盾。
富庶是富庶。
手工业发达是手工业发达。
富庶的原因,是因为全世界,包括大顺和印度,都是用金银。尤其是大顺承接大明的货币改革,完全把发钞权让给了对外贸易,欧洲的白银才能大量地、廉价地买到这边的生丝茶叶瓷器等等。
欧洲的金银真的多,多到历史上让大明完成了货币改革、让印度后来也完成了银本位改革。
富庶不代表一些手工业就发达。
也有可能,三分是手工业农业进步、七分是钱多。
所以,欧洲的海量存银,以及极为不发达的棉纺织手工业,便成为了大顺这边这一套国际秩序或者贸易体系的基础。
仅就棉纺织业而言,可以把大顺、印度、欧洲看成一个不太稳固的三角形。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