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籁书屋www.qdfangd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是彻底铲除准部?
还是允许准部臣服?
前者,需要扶植叶尔羌、哈萨克。
后者,则需要一支能压得住西域的大军,以及更多的移民屯垦。
李淦比较倾向于后者,刘钰打赢了准部大军,难能可贵的是更想到了日后西域的安稳,这是个可以出将入相的人才。
大顺是复了唐时出将入相的传统的,虽然没有真相,但天佑殿说起来这名字还是听着如相的。
众大臣看着奏折小声讨论的时候,李淦却在心里算着一笔账。
青州军打赢了,赢的如此简单。
刘钰兑现了他当初的承诺,练出了一支有制之军。奏折上也说了,一旦抵达了伊犁,便请交出青州军的军权,因为剩下的事,副将张瑾完全可以胜任了。
青州军赢了,赢的如此简单,如同一个砝码,让刘钰以前说的种种,都变得沉重起来,更有分量。
大顺……应该军改。
京营保持七八万的数量,各地营兵集中训练,只需要一支大约二十万的军队,就能够完全不用担心边疆和内地的事。
青州军真的很省钱,少了甲、换了火枪,而且可以以一敌三。
这既是可喜的,也是可怕的,因为刘钰学的都是西洋人的东西,这就更让悬在李淦头顶的那团阴影沉重且黑暗。
以往天朝,打到这一步,放眼四周,便可马放南山了。西域既定,还有什么值得征伐的呢?只要朝贡臣服就好了。
可现在,北面有个庞大的罗刹,按刘钰说的,也是青州军的战力水准。
南洋上,荷兰、英国、法国、西班牙……还有在澳门的葡萄牙,一旦将来有一天真如刘钰所言从东海威胁,那该怎么办?
李九思当日说,京营打不过青州军。现在看来,何止是打不过,只怕青州军完全可以以一敌二甚至更多。
那西洋人呢?
以前,皇帝将信将疑,朝中无人相信,都在等着看刘钰的笑话。
现在,刘钰不是在证明自己可以立功,而是在证明西洋人的威胁很可怕,大顺再不变革,就要落后了。
八十年前,大顺的军制还能与西洋人持平,短短八十年便有如此差距,日后呢?
要军改,是要下个大决心的。
阿尔泰山北麓这一战,终于让皇帝下了决心。当初金水桥问对的建言,如今似乎都实现了。
统一训练,参谋定计划,选拔考核军官废弃舞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