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籁书屋www.qdfangd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刘表据有荆州,子弟并骄贵,设立酒宴为三爵。大杯曰伯雅、次杯曰仲雅、小杯曰季雅。伯雅受酒七升。仲雅受酒六升。季雅受酒五升。称之为“雅量”。
又于坐端置一根木仗,木仗的顶端安放一枚长针。如果哪位宾客喝多了,或者趴到酒案底下睡觉,就以木棍顶端长针刺其屁股,将对方扎醒后,命其继续喝。
这样的做法,是酷于赵敬侯以筒酒灌人也。
诸葛亮一向认为“夫酒之设,合理致情,适体归性,礼终而退,此和之至也。主意未殚,宾有余倦,可以至醉,无致迷乱。”
摆设酒宴招待客人,目的是符合礼节、表达情意,既要让身体舒服,又要让心情愉悦,吃饱喝足之后就应该及时退席,这才是一场和谐圆满的宴会。
如果主人感觉还没尽兴,客人也不觉得疲倦,可以再饮到酒醉,但绝对不能醉到丧失理智而乱来,尽兴而不乱性。
是以,诸葛亮对刘氏子弟这样肆意放纵的行为十分厌恶。
“喝……”刘虎面颈通红,摇摇晃晃来到一名宾客身侧,一边挥舞木仗,一边威胁道。
“喝、喝、喝……”而周围的酒客,也纷纷跟着起哄。
诸葛亮暗暗摇头,这时,一名头戴苍巾的奴仆脚步匆匆进门,贴着左侧的墙壁绕到主位的刘琦身侧,附耳私语。
刘琦本有了几分醉意,可是听了仓头的禀报,立刻醒了大半,他当即起身,喝止了从弟刘虎,并且匆匆结束了这场酒宴。
再坐者不由面面而视,从前刘氏子弟举办酒宴,往往要持续很久,恨不得通宵达旦,这次仅仅进行了一个多时辰就匆匆宣告结束,这是出了什么事情?
诸葛亮反倒松了一口气,参加这场酒宴,对他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折磨,早结束早解脱。随即与徐庶、崔钧结伴离开。
出了刘琦府邸,徐庶忍不住叹道:“早闻刘氏子弟骄贵,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崔钧倒是没觉得这有什么,他家世豪贵,父亲官至三公,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京师“公子”。当年他在洛阳时,酒宴可比刘氏子弟夸张多了,什么光怪陆离的事情都有发生,正应了那句话:“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诸葛亮摇头道:“而今天下大乱,诸侯各自争利,刘将军作为宗室,既没有周公之心,亦无齐桓、晋文之志,上不能匡扶社稷,下不能约束子弟,唉……”
…………
刘琦乘车赶往刺史部,一路上眉头紧皱,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