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东洋南洋 (第2/3页)
米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籁书屋www.qdfangd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的重炮,齐齐趴在船舷边看大炮齐射,他们被大炮射击的轰鸣声吓了一跳,但此时见没一发打中渔船,他们又摇头叹息起来。
新星号转了个身,换右舷的九门重炮开火。七十多名炮手转而操作右舷的火炮。大炮一门接一门地开火,这次有一发炮弹打中了那支渔船,把渔船的整个风帆打碎了。
船甲板上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
舰炮在海上的命中率比较低。不过这也是渔船目标太小,若是目标是几百吨的商船命中率会高得多。
李植一挥手,说道:“多买几艘报废的渔船来,炮手练习开炮!练到十发中一发为止!”
####
船只下海了,李植就开始采买各色物资,准备贩到倭国去。
此时中国的对外贸易,主要有南洋和东洋两个航道。
南洋就是去菲律宾、泰国、甚至印尼,这条航路距离较长,赚的是西方殖民者的银子:
此时西班牙人占据菲律宾,此时称为吕宋。西班牙人在拉丁美洲发掘了大量的银矿,十分富有。华人海商把丝绸、瓷器贩到吕宋的马尼拉去,赚鹰元比索,西班牙人再装船贩卖中华货物到欧洲,利润丰厚。
和荷兰人做买卖的也有,常常有商贩把货物贩到巴达维亚去,那里是荷兰人在印尼的殖民地。荷兰人号称海上马车夫,华人海商贩来的中国奢侈品被他们装船贩卖到全世界。
从南洋回程时候商船多带些胡椒、香料、珍珠之类的特产回程。李植刚穿越时候家里做的胡椒生意,货源地就来自南洋。有时候商贩会带些西方殖民者在非洲贩来的象牙和黄金。但比起物产丰饶的华夏,海外的商品可以贩回中国的并不多,商船回程带的最多的还是银子。
不过南洋航道方向在正南方,从广东、福建出发距离更近,路程只有北方海商的一半,北方的商人竞争不过。所以南洋的海商多是广东、福建的商人。
另外一条航道,就是东洋倭国的航道。
所谓倭国就是后世的日本,此时大多数时候被称为倭国,但倭国人自称日本,于是渐渐也有人以日本称呼。倭国在中国东面,盛产白银、黄金和铜,所以物价很高。倭国的高物价导致大明的廉价商品在日本十分畅销,无论是什么商品,只要贩到日本去都有利润。
但倭国有一个人数很多的武士阶级,这个阶级是要穿丝绸衣服的,高级武士穿的武士服都是绢的,武士家族的女眷穿的也是绸罗。所以日本对中国的生丝需求很高,跑东洋的商船贩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