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西南,王室新人 (第4/12页)
录事参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籁书屋www.qdfangd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后藏的纠纷,可谓野心勃勃。
热振活佛在信里,更请南朝大皇帝协调锡金与英国人之间的矛盾,遏制英国人一次次割占锡金领土的野心。
看到这儿,叶昭目光闪了闪。
纵观英国殖民者在印度次大陆的历史,可以说,远在伦敦的英国政斧要比英印政斧谨慎,而坐镇加尔各答的英官员又比其派驻在各地的殖民官员谨慎,正合了那句老话:天高皇帝远。越是远离指挥和制约,英国官员往往表现得越是富于冒险精神。
吞并锡金,实则也正是印度地方殖民地官员所为。
藏省一直以来是锡金的宗主国,虽藏省并入大清版图,锡金对拉萨的朝贡却从未中断过,也就理所当然成为中原王朝的受保护国,现今英国人侵扰锡金甚急,正是锡金生死存亡之秋。
对于英国人来说,如果打通从锡金的大吉岭到藏边的亚东之间的通道,英国人即可把货物从加尔各答一路畅通无阻地输入藏省而无须经过转口贸易。此外,大吉岭气候凉爽宜人,是苦于南亚酷热的英国殖民者最理想的避暑胜地,也具备种植茶叶的各项条件。
而叶昭,同样也知道锡金的重要地位,知道锡金茶的兴起和中国茶的衰落。
看着这封信,叶昭在信封上写上“李蹇臣、李小村并外务部转阅,锡金事可与英人议。”
藏西之事,南朝委实鞭长莫及,但却也可以与英国人谈谈,毕竟外人眼里,南朝自认大清正朔,谈谈西南藩属国的外事无可厚非,至少要令英国人多些顾虑,在南亚的步子不要走得太快,也可以令南朝多些缓冲的时间。
中英荷三国瓜分南洋利益的谈判已经接近尾声,草案里,三国协定在南洋贸易自由,婆罗洲除文莱王国外的绝大部分区域由中国维护各国商业贸易之权利,中国在坤甸设立南洋总督衙门,一体暂理南洋事务。
在荷兰人承诺善待华人的情况下中国承认荷兰对苏门答腊、爪哇等诸岛的临时管辖权。
英国人则获得了文莱、安南藩切等港口的使用权,对于其维持黄金海道畅通的意义不言而喻。
三国又联合声明,待东印度群岛原住民之“文明程度”发展到三国认可之时,将帮助其建立各个“文明国家”。
这一条是中国人一定要加上的,也是摄政王授意,叶昭知道,殖民地不可能万世永昌,民族读力运动早晚会兴起,现今加上这么一条条款,对于后世中国在南洋持续不断的行使影响力很有好处,实际上,只要施政得法,很多殖民地国家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