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籁书屋www.qdfangd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姓氏,心中也无多大波澜的。
却听这位郑。。。。。啊不,现时应该称为崔先生了,却听他继续说道:“小人自小家境贫寒,读书十载本想着进京考取功名的,不过世事无常,小人父亲亡故,安葬之后无以为生,却是庆阳府知府大人知道了小人的些微才名,请了小人去府里当了个抄抄写写的书吏,替知府大人整理一些往来文书。。。。。”
听他说到这里,李玄瑾心中已经通亮,庆阳之变为的哪般,不就是为了知府曹广,转运使张道行,指挥使陈衡等人将庆阳粮仓倒卖一空而起嘛,之后庆阳平定,几个祸首死的死,没的没,虽然朝廷下令严查,但后来还是不了了之了的,眼前这人在知府府中作书吏,管理文牍往来,说的还能是什么事儿?想到这里,心里咯噔一下,父皇不会就是为了这个才让我来的吧?
正想间,那崔先生却是没有停顿的说了下去,“小人在曹大人府里一干就是五年,秉着完事谨慎小心的心思,府内的事情从不出去乱说,作起事情来也算勤谨,渐渐却也得了曹大人的信任,一些机密之事虽是不会跟我提起,但信件往来,府中账册,以及一些其他的东西都由我来保管整理了。
小人原也没想旁的什么,知府大人对杏村有知遇之恩,做起事来敢不尽力而为的?不过不久以后,我却是发现了一些事情,知府大人每每将公务带回家中处置,我便也时常能看到一些朝廷文牍以及账册之类的东西,粮草收支更是常见。
这原也没有什么,但小人却发现。。。。。。。。发现每次有粮草入库,便总也有粮草支出,入库数额巨大,支出虽小,但却频繁的很,有时一月之间甚至支出十几次的,先时我还以为是镇军粮草支应,后来越想越是不对,镇军粮草支应怎会如此小法?也从未在知府大人的书房中发现镇军粮草回执。
小人不敢声张,不过想起知府大人在城内有个侄子开了家米行,可能。。。。。。这些东西如此机密,却让一个外人来保管,小人心里着实有些胆战心惊的。
那年冬天之时,知府大人以及几位城中的大人慌乱成了一团儿,城中缺粮缺的厉害,几位大人束手无策,夙夜密谈,一日晚间,却是将我唤了过去,也不知他存的什么心思,将一本账册交在我的手上,之后便赶我出府,之后的事情相信殿下也都知道的了,先是庆阳民乱,接着便是兵变。
小人也看了账目的,这些都是知府曹大人亲笔所记,一笔笔额外的粮食竟然都是户部直接拨付,再一次次经大秦西夏边界的马贼牵线,卖于西夏,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