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故人重逢 (第2/3页)
安化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籁书屋www.qdfangd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车上,可以吗?机器装在车上,怎么能走?”
听了韩绛的话,杜中宵一时没有明白他的意思。想了一会才醒悟过来,韩绛的印象中车都是由人或牲畜拉的,这机器怎么拉?理了一下思绪,杜中宵对韩绛道:“机器装在车上,直接让轮子转。车轮转起来了,车便就向前走了,是也不是?”
韩绛想了好一会,才明白杜中宵的意思,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对杜中宵来说,有前世的知识,蒸汽机自然跟火车联系起来。但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自带动力的车没有见过,脑筋一时转不过来。便如韩绛,听了杜中宵的话,也不向车的那个方向想,而一心想着把蒸汽机装到船上去。
汴河里的漕船有帆,装蒸汽机上去,是辅助动力,代替纤夫。
看过了蒸汽机,韩绛道:“待晓,你把这机器的图给我一套,我回陈州,着人照着制一台出来。陈州可制船,我从江南找些船工,制艘车船,试试这机器在船上用起来如何。”
杜中宵自无异议。自己的永城县是个小地方,没有造船的条件,只好让韩绛去试制轮船。
把蒸汽机装到车上,并不一定要修铁路,做拖拉机一样可以。铁路的好处是运量大,运行平稳,专营线路。杜中宵现在是试车,等车好了,再造火车修铁路不迟。
与韩绛一起回到后衙,两人闲坐。
杜中宵道:“子华,现在朝廷令地方广建学校,我县里也要建一处。我在想,这几年我们几个人搞的这些画图、算学之类,可以放到学样去教。这些东西学了,也有大用。”
韩绛道:“自然可以。只是就怕无人愿学。科举不考这些,谁愿意费那心思。”
杜中宵道:“又不是所有的人读书都能做官。建起州县之学,入学的学生,又有几人能中进士。而学了这些,中不了进士,也可以入场务啊,总是安身立命的本钱。”
按照杜中宵的设想,以后州县都可以办一些官有工商业之类,专门从学校里招学这些的学生,从而形成一种循环。只有把学习跟就业联系起来,才能提供学习的动力。
韩绛想了想,点头同意。陈州是繁华之地,官有的场务酒楼之类比亳州多多了。
两人谈了一会闲话,述说了这一年的别离之情,不知不觉又转到了技术上来。
韩绛道:“我听说你这里前些日子打造了几十把好刀,卖了不少钱。又听人说,你这里有高手匠人,专门的法子,可制好钢,是也不是?”
杜中宵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