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籁书屋www.qdfangd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放在刘征身上,问道:“编程怎么样了?”
程旭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视频图像处理,给出了数据,也属于信号处理一级,但是图像视频处理对电脑硬件要求较高,如果显卡一般可能需要跑很长时间的程序,因为我平常对图像处理研究的不算深入,也没有较好的硬件,进度有些慢。”
没办法,这也不是程旭的程序代码不给力,实在是电脑硬件不给力。
林书说道:“那只能抓紧了,你把你们已经完成的部分先发给我,我先完成前面的论文。”
刘征和程旭都点了点头。
“还好,我们的进度还算快的。”
参加过数学建模竞赛的刘征自然非常清楚地知道他们的这一次的课题进度也算快的,要知道正常情况下,一般每天至少要完成1-2个问题算进度比较好,最晚在第三天傍晚前完成所有问题,然后利用晚上时间修改论文,包括最后的摘要。
“我和你说,我们上次在做的过程中也是遇到修改模型的情况,直到第四天早上才完成全部内容,所有晚上通宵改论文,终于在早上日出时候提交了论文。”
程旭和刘征都非常清楚地知道,这样的进度有很大的原因都是因为林书这只巨大的腿,真的就是带着他们大步往前迈进,走的是又稳又快。
听见刘征的话,林书没有说什么,只是笑了笑,因为他知道马上他又进入激烈的团战,疯狂地战斗刷经验值。
数学建模竞赛之所以是团队竞赛,也是因为每个人其实都不可或缺,真正想划水躺赢的队伍成员是很少的,毕竟战场上不是你想躺,想躺就能躺。
团队里面每个人主要专攻自己负责的部分,一切以又快又好的完成任务为核心,比如开始建模总体思路的确定,就最好是三个人一起商量着定,避免考虑不周给后面造成巨大压力,还有就是建模队友建出来的模型需要给论文队友讲清楚,论文队友真正理解了才能写的比较好,编程队友理解了才能更快的编出程序,但有时候要讲的透彻还是挺难的,时间上来不及,因为这个原因,这个时候也就需要队伍队员之间灵活调整。像建模队友可以对自己的模型先写一个通俗易懂的文本去解释,然后发给论文和编程队友去理解,不懂的再问,不要光口头解释,落实为文本才是效率更高的方式,包括其他队友,有任何的新想法新思路,先梳理一下,写个简单的文档沟通效率更高。
当然,这些对于林书这位论文手来说并不算问题,因为最初一开始的建模思路就是他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