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四章 初代055重制版 (第2/4页)
王子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籁书屋www.qdfangd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远望说了这么一嘴,就懒得深入解释了,不过许星辰已经明白了。
基于现有技术的整合和少量创新,与根据设定的目标进行全新研发,那是完全两个难度的东西。
建国到新世纪以前,国内的各种装备研发,从飞机到军舰,从导弹和发动机,动辄十年起步。
也经常被吐槽,一个什么什么东西,十几年二十几年都整不明白,造出来了还一堆毛病!
而同时期的欧美,什么新飞机、新发动机,立项之后短短几年,甚至一两年就出直接量产了。
其实不是因为他们天生牛逼,不是我们的人员智商不够,而是双方的起跑线不同。
国内没有技术积累,没有工业基础,大部分新的武器装备,从里到外全都是全新的,都是从无到有的搞出来的。
不只是从设计到材料、从发动机到电子设备,都是陌生的东西,全都要从无到有的搞出来。
就连工厂、生产线、生产设备,都要从无到有的建设和制造,工人也要从无到有的培养。
同时的欧美呢,她们大部分时候,大部分技术都是现成的。
装备整体可以很快的设计和制作出来,然后将实现新的战术目标的少量新技术和设备,专门研发出来装上去就行了。
同时,工厂有现成的,生产设备是现成的,工人也都是现成的,设计出来就能拿去生产。
就算是需要研发的部分,也是基于成熟完善的工业基础实现的,和完全从零开始的难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到了新世纪之后,国内的基础积累也逐渐成熟,各种新装备的研发速度也随之迅速提升了。
因为我们的研发方式,也正在转向技术整合,日趋完善的工业基础,也开始全面发力了。
反观欧美,反而因为去工业化,生产环节越来越拉夸。
许星辰眼前的初代055重置版方案,直接用956、052、056的技术整合,单纯的新设计一个主炮而已。
如果许星辰要求装四面相控阵雷达,再加上通用垂发和垂发导弹,要远程防空导弹什么的,那研发难度肯定直线飙升了。
各种念头在许星辰脑海中一闪而过,缓过神来的时候眼前的科研设备已经启动了。
桌面上一共八个正在活动的进度条,其中六个是根据提督府规模形成的自动通用科研槽,两个是远望和鹰潭的专用科研槽。
可以同时执行八个科研任务,目前需要逆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