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籁书屋www.qdfangd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当面面呈陛下。”
其他几个人都是连连点头。
“辛苦浩然公。”
“辛苦张相了。”
张渠站了起来,看了一眼这四个尚书台里的同僚,心里不悲不喜。
他如今固然权势滔天,但是这种权势不是没有代价的,毕竟当今天子兵变的事,现在没人说,以后没人说,将来的史书上多半也会明明白白的记上一笔,到了那个时候,他张渠就会成为帮凶之一。
也就是说,当前的权势,是要拿以后的名声来换的。
老实讲,作为一个爱惜名声的读书人,张渠本来不太乐意做这个交换,但是这个交换是先帝逼他做的,毕竟当初是他亲眼看着先帝把那道诏书,锁进了盒子里。
想到这里,浩然公心里叹了口气,捧着这道奏书,一路进了未央宫。
此时已经是仲夏,天气有些燥热了,张相走在皇城里,贴着宫墙的荫凉下行走,不一会儿,就到了未央宫门口。
他是当朝的首辅,还没有等他到未央宫门口,就有人进去通报了,不一会儿内侍监的少监萧正亲自走了出来,对着张渠拱手道:“浩然公怎么亲自来了?”
张渠对萧正点了点头,然后开口道:“西南那边有紧急的奏书送过来,老夫怕有什么急事,就亲自给陛下送过来了,如果那边真有什么事,老夫也好随时听聆圣意。”
萧正走到张相身边,搀扶着他的袖子,笑着说道:“陛下在里面等您了,您进去吧。”
张相很是客气,对着萧正微微点头。
“有劳萧正了。”
但不是张渠待人平易近人,事实上这个老头平日里傲得很,除了对很出彩的读书人或者同辈有会给一些好脸色之外,寻常时候都是有些生人勿近的味道,之所以对萧正这么客气,是因为这个年轻的宦官,不出意外的话就是以后内廷的掌门人了。
这会儿已经是太康二年的年中了。
也就是说,那位曾经的大太监陈矩,已经守了一年半的皇陵,多半是不太可能回来了,虽然陈矩现在还挂着内侍监太监的职位,但是只要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当今的天子更喜欢眼前这个年轻人。
大晋的内廷虽然不干涉政事,但是内廷的八监权柄不小,天目监这种更是可以直接监察百官,替天子充当耳目,不是到非得罪不可的地步,谁都不会愿意得罪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年轻宦官。
毕竟如果他将来真的彻底执掌内廷,天目监一个小报告,就能让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