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烟阁阁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籁书屋www.qdfangd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质奶牛,可不是一件轻松的活。饶是杨业经验丰富,也累得不轻。
但挑选好奶牛之后,才是第一步,不是说随随便便就能进口的。
奶牛的进口是一项系统工程,程序杂环节多,环环相扣。
首先,在国外检疫结束后,要有专人监装奶牛上船,从源头上确保选到好牛、上船的都是所选的牛——什么时候都不要相信外国人的节操,你敢放松,他就敢放浪。
奶牛抵达国内后你以为就完事了?
并不然。
奶牛到了中国就要进入为期45天的法定口岸检疫——在经过15天左右的时间从澳大利亚、新西兰长途跋涉到达中国后,奶牛体能消耗很大。
检疫期间正是奶牛恢复体况的时期,也是“风土驯化”的重要时期——这些奶牛原本吃的是草,在中国不但要吃草,还得吃饲料;原来悠闲自得地在阳光下、在草原上散步,现在被集中在一起进行圈养。
生活变化如此之大,不把这些“娇客”们伺候好的话,它们可不仅仅是给你脸色看这么简单。
如果在隔离场检疫期间进口的牛没养好,到了用户手里,即使情况会有好转,但可能再也恢复不到正常状况了。
简单来说,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产奶量大为减少了。
进口优质奶牛不就是为了提高产奶量吗?因此谁还敢怠慢它们。
杨业直接派出一支由高级畜牧师和高级兽医师组成的队伍,专门负责隔离场奶牛的“风土驯化”过程,使奶牛在隔离期间能恢复体能、健康发育,为奶牛更好的发挥生产性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才通过几百台大型挂车组成的车队,平稳地将一万头奶牛运输至嘉谷牧场。
整个牧场全体出动,花费了一整天,才将奶牛顺利安顿进牛舍里。
……
嘉谷牧场的万头奶牛规模,继去年引**业潜|规则之后,再次引起了乳业界的关注。
主要是如今这个年代,非规模化畜牧方式,是国内乳业的基础性生产方式。
最常见的情景是,牛在牧场甩着尾巴,悠闲地啃草,产出鲜奶。
而维持这种生产方式的主体,是散布在全国尤其是牧区的200多万户奶农。他们用自己辛勤的劳作,为牛奶加工企业提供奶源。
严格来说,现在国内并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集约化奶牛养殖基地——即使是杨业之前任职的伊力牧场,也不过是存栏三四千头而已,而且还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