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稳妥至极! (第2/4页)
明日红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籁书屋www.qdfangd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资料当基础,苏辂捣鼓起具体方案来就更轻松了。
见钱法、钞盐法这些旧说法,已经在朝堂上争过几轮,支持率有点低,推行时很多人可能不仅不会响应,还会暗中使绊子。
苏辂决定抄个新名字,纲运法。
瞧这名字,有纲有法,是不是一听就很有安全感?
纲运法脱胎于钞盐法,只不过它有个“纲运权”,拿下纲运权、名字写入纲册的商贾可以卖盐,没拿到纲运权的商贾拿不到官盐不说,私自售卖走私盐还得蹲大牢。
有了纲运法,朝廷每年能得多少钱都是有数的,剩下的风险与隐藏成本都由竞标纲运权的盐商承担,赚了盐商向朝廷缴税,赔了他们自己承担,童叟无欺,愿者加入!
要是盐商运销不善,缴税额度低不说,还要朝廷帮忙擦屁股,朝廷有权收回纲运权。
至于该怎么从中赚钱,那是盐商自己该考虑的事。
垄断市场的专卖权都给你了,你还能把自己搞赔本,难道还能怪朝廷不成?
入夜,点起一盏灯。
抄,无穷无尽地抄。
苏辂先站在历史的肩膀上改良完纲运法,又给他爹附赠了一个小贴士:沿海地区盐田晒盐工艺。
根据当前盐政和明清盐政的情况进行比对,苏辂发现晒盐这技术的推广应该是在北宋变成南宋之后发生的。
南宋把首都搬到杭州去了,那边离海近,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离大海近,可不就得靠大海吃饭吗?
对于朝廷财政来说,卖盐是一大重要收入,所以大伙都卯足劲在制盐工艺上下功夫,从质量和产量上都有了巨大飞跃。
美丽富饶的江南富贵乡,硬生生让大宋又多苟了上百年。
一直到清朝,南边都还时常有大盐商崛起。
据说乾隆下江南时受到了盐商们的盛情款待,又是建行宫又是修园子。
乾隆看了十分感动,回去以后琢磨了两年,一口气把这些个富得流油的盐商全端了,同时还引起了朝廷大地震,有名的铜牙铁齿纪晓岚也在那会儿被流放去新-疆。
由此可以看出两件事。
第一,垄断生意是真的有钱。
第二,别和皇帝摆显你有钱。
苏辂直接把明清那些个大盐场大致列了出来,供他爹和他岳父做试点用。
晒盐工艺虽然长期来看能节省很多成本,产量也大幅度提高,但前期投入不少,对选址要求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