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头疼的弗朗茨 (第2/4页)
新海月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籁书屋www.qdfangd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可惜有购买力的只有欧洲。
如果不是俄罗斯帝国的交通够给力,直接拖住了他们粮食出口的后腿,国际粮价马上就会血崩。
对俄国人的粮食产能,弗朗茨从来都没有怀疑过。尤其是亚历山大二世搞得大开荒,简直就是掀翻了桌子。
从最近几年,亚历山大二世遭遇了二十多次刺杀,就可以证明他的改革有多么招人恨。
就算是脑袋再不灵光的贵族也反应了过来。可惜大势已成,土地已经开垦了出来,再想要退回去已经晚了。
沙皇政府的内斗,弗朗茨没有兴趣参合。包括亚历山大二世用粮食冲抵债务,他并不怎么看好。
再好的政策都要看执行,国内的粮食也不是沙皇的。想要用来还债,先得把粮食收起来,并且运出来。
带来的财政压力姑且不论,单单是收购粮食,这总得有人执行吧?在利益面前,谁能够保证这些官僚不动心。
要知道大开荒的时候,亚历山大二世盯得那么紧,都有人克扣农民的口粮,还引发过暴动,并且还不只是一次。
以税收形式征粮,会发生多收了三五斗,或者是冒出一个类似于“火耗”的词语,合法的给漂沫掉了。
直接用钱从民众手中买粮,官僚们同样会上下其手。直接从农民手中低价强买,然后转手卖给资本家牟利,最后随便留点儿给沙皇交差就行了。
除非沙皇政府定一个高价,比市场价更高,官僚们可以从中获得更大利益,不然是收不到多少粮食的。
沙皇政府的计划无法实现,但是俄国粮食带来的冲击却不会小。只要是有利可图,资本家们还是会把粮食运出去卖的。
弗朗茨非常怀疑,亚历山大二世是故意的。先借着以粮抵债套路各国,让他们开放市场。
沙皇政府每年象征式给点儿粮食冲抵债务,然后让资本家们把粮食运出去卖掉。
这么做虽然看起来沙皇政府没有获利,实际上只要把国内滞销的粮食卖了出去,那就是大赚。
就算是各国知道了俄国人的计划,他们多半也会顺水推舟。对粮食进口国来说,能够买到廉价粮总是一件好事。
真正利益受损的只是现在粮食出口国,奥地利则是最大的受害者。政治上还没有对立,经济上俄奥两国先给对上了。
现在留给奥地利选择的余地已经不大,要么利用交通运输、农业技术上的优势,直接把粮食价格打下去,让俄国人出口粮食变得无利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