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剑山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籁书屋www.qdfangd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些地带与江南联系非常紧密,比如蚕丝与粮食,都源源不断的流入江南,成为江南经济一部分,同样,这种交流与跟随,也成为长江上游这一带经济发展的功力。
从很多地方就能看出来。
朱祁镇很明白,他说过之处,当地地方官都会或多或少的粉饰太平,表现出非常好的一面。
朱祁镇也不会太不给面子,硬生生拆穿。毕竟是官场上的人之常情。只是他不拆穿,并不代表不知道他们玩的什么把戏,如果弄的太过分,扰民过甚,朱祁镇也是好好处置的。但到而今,也没有那个不开眼的做的太夸张。
不过,这并不代表让不知道这些地方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样子。
而北方很多地方,即便再怎么粉饰,也不能与南方相比的,可以说从城池,当地名声,乃至于百姓的吃饭穿衣,都有这明显的差距,最大的差距莫过于一点,在西北很多地方,一天吃两顿饭,而在这里很多时候,人们还加一顿夜宵。
同是大明子民,地方与地方差别,人与人差别就是这样大的。
即便是九江的一些地方,在不久之前遭遇战乱,但是而今也看不出一点点的端倪来。
从武昌到南京这一段,固然是大明繁华之地,但是真正的繁华,却是要靠近南京才开始的。
从长江顺流直下,朱祁镇并没有做什么封江的举动,长江乃是大明的主要内河航道,如果这样做的话,影响太不好了,还有另外一点,没有必要。因为长江很宽的,是可以容纳朱祁镇的船队,与其他船只的。
只要这些船只在朱祁镇经过的时候避让一二就可以了。
但是到了南京附近就不行了。
因为船太多了。
朱祁镇顺流直下,有数万人马,船只上百,这一点并没有增多。增多是商船。
从南京附近就是整个大明最繁华的水道了。
而长江水道在江阴以东,才变成开阔起来,甚至于汪洋如海,在哪里根本不用担心什么水道宽窄的问题。
但是在这里,却不是这个样子的。
为了朱祁镇数百艘的船队通过,只能让他们船只纷纷在两岸停留,一眼看上去,好像是长江两岸有了一座形式不大一样的桥梁。
船与船,船头与船尾相连,帆与帆遥相呼应。
一艘接着一艘,一杆接着一杆。
到了燕子矶的时候。更是热闹非常。
燕子矶,乃是万里长江第一矶,也是南京有名的渡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