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穿苏军制服的中国人 (第2/4页)
骁骑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籁书屋www.qdfangd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忽然村外也响起了密集的枪声,是熟悉的苏式枪械的连续发射的声音,火力非常密集,李卫东猫着腰冲出去,大声疾呼:“马上转移。”
游击队的实力有限,难以和武装到牙齿的苏联侵略军正面抗衡,他们采取的是毛主席的游击战策略,从不硬抗,但是这会儿不抗也得抗了,枪声从四面八方传来,时而有30毫米的**落在村子里,造成严重杀伤。
淮江大队仓促应战,节节败退,外围警戒的士兵全军覆灭,敌人攻进了村子,照明弹的光辉下,穿着土黄色制服的苏联兵端着ak47的身影若隐若现,卷舌音的俄语此起彼伏,双方在土坯墙的掩护下互相射击,满眼都是橙黄色的膛口焰。
今夜没有星光,能见度极低,苏联兵装备的夜视仪也很有限,只能依靠照明弹来进行战场照明,这样战场就是双向透明的了,再加上突袭的效果大大降低,双方进入了短暂的相持阶段,但是可以想象的是,苏军的武装直升机加入战斗后,胜利的天平将毫无悬念的偏向哪一侧。
苏军的武器装备远远优于游击队,他们最普通的单兵武器是akm,配合rpk轻机枪和aГc-17式30mm**发射器,还有装备到班组的svd狙击步枪,火力搭配完美无缺,远距离上用重机枪、**发射器和狙击步枪压制,近距离以轻机枪为火力核心进行突击,反观游击队,武器五花八门,从抗战时期的三八大盖**瑟到五六半、五六冲,最先进的也不过缴获敌人的akm,弹药也不够充分,第一波对射过去,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刘彦直说得对,真打起来就是玉石俱焚,穿越小组不可能独善其身,他打光了半自动的子弹,又从民兵的尸体旁捡了一只老掉牙的水连珠步枪,抗美援朝时期苏联卖给中国很多莫辛纳甘步枪,在五六式枪族装备部队后,莫辛纳甘淘汰给了民兵,这种二战时期的单发栓动步枪虽然射速很慢,弹仓容量也只有五发,但是射程远,威力大,比使用中间型弹药的ak系列武器猛的多,一枪就能穿透厚厚的土墙。
苏联人很快发现,游击队有一个神枪手,每发必中,即便躲在土墙后面也避免不了被爆头的噩运,有几名士兵连钢盔都被击穿了,死状甚惨,他们迅速调来**发射器进行火力覆盖,可是还没发射呢,射手就被击毙了,紧跟着一枚手**从起码八十米外抛过来,准确的砸在地上,瞬间炸响,幸亏是一枚中国造的木柄手**,威力有限,只炸伤了士兵,没把武器炸坏。
投掷手**的是刘彦直,他投弹的距离已经远远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