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淮江大队 (第2/4页)
骁骑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籁书屋www.qdfangd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终于抵达目的地,游击队的根据地,一处偏僻的村落,俘虏被带进原先的生产队大院,此时他们的蒙眼布才被解开,但是绳子依旧紧紧绑在手上,游击队员恨透了汉奸,绳子都勒进肉里了。
俘虏们是分别关押和审问的,刘彦直被单独关在一间屋里,看守刚把门关上,他就绷断了绳索,趴在门缝上观察起外面的情况。
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原地区村庄,土坯茅草房屋占了多数,现在已经是傍晚时分,村里实行灯火管制,所有的窗户都用纸糊上了,门口有背着老式步枪的民兵在执勤,整个村子寂静无比,只有远远传来的犬吠声。
所谓的牢房就是一间土屋,刘彦直一拳都能把墙打个洞,打晕门外的哨兵更是不费吹灰之力,甚至大杀四方,搅他个天翻地覆也不难,可是这些人都是自己的同胞,抗击侵略者的勇士,他又怎么忍心下手。
但是束手待毙更不行,穿越小组的身份很难解释清楚,战争时期,对于间谍的处理都是宁可杀错绝不放过的,所以他决定动手。
游击队也没闲着,他们首先提审了俘虏中年龄最大,看起来意志最薄弱的邢教授,负责审问的是游击队的队长李卫东,他本是一名乡村中学教师,苏联人打过来之后,乡政府一帮人都投敌了,他拉着学生上山打游击,后来又加入了一部分溃散的败兵,组成了淮江游击大队,由于队伍中高中生的比例较多,知识文化水平高,所以打得有声有色,多次获得军委嘉奖,上级还给他们派来一个美国顾问,名字叫约翰.林奇,也就是所谓的老林了。
老林也参与审问,他的汉语水平很高,军事素质更高,在他的教导下,游击队员们迅速掌握了毒刺**的使用,美国造an/prc-74b型电台和an/gra-71型脉冲编码设备的操作,但是抡起打游击的战略战术,还真没人能教得了中国人,上一辈革命者在抗日战争中留下的宝贵经验,对付苏联人一样有效。
邢教授是知识分子,胆子小,一吓唬就全招了,但是他也是个懂的分寸的人,并没有说自己是穿越四十五年时光而来,只说自己不是军人,是科学家,准确的说是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的专家,来此是执行绝密任务。
“具体什么任务,说了你们也不懂,当然了,你们就算杀了我,我也不会说。”老头很狡黠,明白不能竹筒倒豆子,那样反而会让别人不相信。
李卫东是高中化学教师,老本行没丢下,他问了一些对于中学生来说高难度的化学问题,邢教授轻而易举的解答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