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节 (第4/5页)
时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籁书屋www.qdfangd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立着晾衣用的竹架子,上头挂着他的官服。
东面的堂屋里传来桌椅搬动的声音。
是有人正在扫洒。
上了年纪的老妇人穿着一身粗布衣裳,腰上还系了围裙,正将屋内的桌椅摆放整齐,然后用抹布擦得干干净净。
张遮走进去时,她正将抹布放进盛了水的盆中清洗。
抬头看见他身影,蒋氏便朝他笑:“回来啦,晚上想吃点什么?娘给你做。“
丈夫死得早,蒋氏年纪轻轻便守了寡,独自一人将儿子拉扯长大,岁月的风霜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迹格外残忍,眼角眉梢刻下来一道又一道,与京中那些儿子出息的命妇截然不同。
当年家徒四壁,她花了好大力气才求书塾里的先生收了张遮。
可书塾里别的花费也高。
笔墨纸砚,样样都要钱。
蒋氏便节衣缩食地攒钱来给他买,只想他考取功名,出人头地,有朝一日为他父亲洗清冤情。
她知道自己儿子聪明,也知道他若读书,必定是顶厉害的。
可谁想到,他读了没几年,却瞒着她去参加了衙门那一年的吏考。等考成了,回来便同她讲,他不读书,也不科考了。
气得她拿藤条打他。
一面打一面哭着骂:“你想想你爹死得多冤枉,当年又都教过你什么!不成器的,不长出息的!吏考出来能当个什么?官府里事急才用,不用也就把你们裁撤了!一辈子都是替人做事的,你真是要气死我啊!”
张遮那时不躲也不避,就跪在父亲的灵前由她打骂。
背上打得血淋淋一片。
打到后面,蒋氏便把藤条都扔了,坐在堂上哭,只恨自己无能,一介妇道人家没有挣钱的本事。她岂能不知道儿子不考学反去考吏,是因为知道家中无钱,不想她这般苦?
可越是知道,她越是难受。
自从张遮在衙门里任职后,领着朝廷给的俸禄,家中的日子虽然依旧清贫,可也渐渐好过原来的捉襟见肘了。
更让蒋氏没想到的是——
过了没半年,河南道监察御史顾春芳巡视府衙,张遮告了冤,终让府衙重审他父亲的旧案,时隔十数年终于沉冤得雪,张遮也因此被顾春芳看中,两年多之后便举荐到了朝廷,任刑科给事中,破格脱去吏身,成了一名“京官”。
这进小小的院落,便是他们母子俩初到京城时置下的。
原本是很破落的。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