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木难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籁书屋www.qdfangd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整个帝国的运转。
百姓要有饭吃,便要先有一个前提,那便是有地可种粮,当然在汉初之时,因人口凋零,汉家天子便下诏书,无人之土,百姓将其开垦为田,便可得其之土。
也因为这个政策,汉家才会得到底层之百姓的拥护,然不论是异姓王造反,还是汉家刘氏宗族的诸侯王造反,其也不可能掀起能摧毁汉家皇室的统治力量,因为天下思定,百姓更是站在朝廷的一方。
但土地即便开垦的再多,也是有限的,其与人口的快速增长完全是不成比例的。
如此,便只剩下了一条出路来解决百姓没有土地种地这一局面——向外扩张!
也只有向外扩张才能得到更加广大的土地,不至于影响到国家的根基。
如此不论是要维护汉家边地以及帝国的安全,还是从其他角度来讲,与匈奴交战是绝对无论如此也不可能避免的事。
然此时汉家积蓄的力量还是不够的,刘彘登基之后能够与匈奴正面开战,打的匈奴远遁千里,不仅仅是因汉家有了强大的骑兵军团,以及杰出的领兵奇才。
而是因其有从高皇帝刘邦到景帝,汉家四代天子所积蓄的力量。
即便如此,三次与规模大规模交战,也是令汉帝国这辆战车千疮百孔,摇摇欲坠,百姓深受异常沉重的赋税以及徭役之苦。
若不是其晚年悬崖勒马,等不到王莽篡汉,西汉便也会向秦朝一般在武帝死后分崩离析,不复存焉。
…………………………………………………………………………
然匈奴人不过百万,还是个异常松散的大联盟,由匈奴单于统帅之,其能够与汉朝交战而胜之,并非全然是因其战力彪悍。
而是因其机动性太强了,以文帝时代的三次匈奴大规模入侵为例,一见到边关预警告急,文帝便是下令集结数十万之大军,要摆开阵势要与匈奴交战。
文帝更是将早在高皇帝刘邦时代便善用骑兵而闻名的颖阴侯灌婴寻来,任其为大将军,领汉军仅有的八万骑兵北上,要与匈奴大战一番。
但每每汉朝将一切军事准备做好以后,匈奴则早已是一番劫掠后便消失的无影无踪,远遵大漠深处而去。
从那以后文帝便明白了,若想要彻底击败匈奴对汉朝的威胁,便只有一条出路,命人领军出塞,远行大漠,寻找匈奴之主力与其战之。
然而等到了近三十余年之后,直到刘彘元光六年才有了第一次之尝试,这一年,在经过精密之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