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七章被逼出来的直臣(一更) (第3/4页)
tx程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籁书屋www.qdfangd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昔日之景色。
孙承宗笑而不语。
他不相信袁可立并没有意见,只是他不敢说。
“不过,我那学生全旭精通杨朱之道,他遣人写信,不日将抵达登州,或许,他可以提出治症之良方!”
孙承宗其实并不相信全旭能有什么好办法,在他看来,这是袁可立的政治智慧,用学生的嘴把方法说出来,事情还有缓和余地。
如果是袁可立提出,无论是上折子,还是私下议论,恐惹非议。
……
在登州的孙承宗和袁可立为难,京师的崇祯皇帝同样为难。
每天的朝会,几乎成了菜市场,官员们像泼妇一样,大吵大闹。每日弹劾钱龙锡的弹章都要用竹筐装,有时一个竹筐还装不下。
这些弹章让崇祯皇帝看得头大眼昏,更重要的是他非常生气。
也可以说,弹劾钱龙锡就是在打崇祯皇帝的脸,毕竟,想要淘汰冗官是他的想法,为朝廷节省资金,也是他的本意。
只是,刚刚试探了一下,朝臣们的反应实在是太剧烈了。
现在众臣们上书弹劾只是一方面,还有请愿,就连国子监的监生们也参与了进来……
总之,一地鸡毛。
所谓什么样的环境,造成了什么样的人性。
崇祯皇帝万历朝的国本之争延续二三十年之久,他们老爹的地位摇摇欲坠,好几次连小命都不保了,他和天启帝也跟着担惊受怕,一夕数惊;
好不容易熬死了万历,老爹终于登基了,本以为守得云开见月明,没想到红丸案发,他们老爹只当了一个月的皇帝就一命归天了。
接着,哥哥天启当了皇帝,身体向来健康的哥哥,仅仅七年就随老爹驾鹤西去。
现在,童年那种那朝不保夕的恐惧又回来了。
这种种不幸的遭遇几乎扭曲了崇祯的人格,他变得极端偏执、多疑,极度缺乏安全感,谁都不敢相信,对谁都不敢真正放心。
钱龙锡已经被黑出翔了,崇祯皇帝脑袋中反而生出一个念头。
难道这货在跟朕玩苦肉计?
崇祯皇帝也读过书,读过史,他也知道古往今来,只要参与变法的人,就没有一个人是好下场的。
钱龙锡怂了,于是就让人弹劾他,好借机下台。
要不然,众正盈朝,都是正人君子,谁敢弹劾内阁次辅?
不得不说,崇祯皇帝的脑回路相当清奇。
钱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