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山新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籁书屋www.qdfangd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多。这部分人,不能就这么绑在土地上,而是要允许他们进城干活生产力才能提高。”
“这是未来的趋势,不过现在城里还有一些年轻人的工作没有解决呢。”郑存颐说道,“生产队富余劳动力,暂时是顾不上了。”
“那就办企业啊。”李远山说道,“比如我们生产队开饭店,就能解决两三个待业青年的就业。你们可以鼓励社员集资以小团体或者生产队、大队这样的集体为单位进城办企业,也可以鼓励待业青年合起来凑钱办企业,单靠国营单位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
虽然李远山的话给郑存颐打开了一扇窗户,但他没有私自做决定,而是准备开会时提出来讨论过后再说。
李远山理解,但要开会讨论,那就有得等了。可开饭店的事情等不得,于是,经过跟杨光丽两口子商量,决定找一个待业青年挂名。
正好,杨光丽前天遇到她的一个女学生,正在家待业。
李远山和杨光丽去见这个女孩,走了五六分钟,杨光丽指着小山脚下的一个房子说道:“那就是黄燕家。”
李远山一看,是一个矮小的瓦房,墙是用沙子铸成的,泛着暗黄色,一看就是多年的老房子,说道:“看来她家日子不好过啊!”
“这也是我介绍她的原因。”杨光丽说道,“她爹去世了,下面还有三个弟妹,她哥也是刚解决的待业青年,工资很低,一家人就靠她妈和他哥的工资养活。”
再走近一些,就看到院子里蹲着一个姑娘。杨光丽一喊,蹲着的人站起来,矮小清瘦,一身衣服洗得发白,膝盖处还有两个补丁。
“杨老师,快来屋头(家里)。”姑娘招呼着杨光丽,悄悄打量了李远山一眼,然后转身对着屋里喊道:“妈,杨老师来我家了。”
很快屋里走出一个四十多岁有点虚弱的妇女,热情地招呼道:“杨老师来了,快进屋坐。”
“不用不用,就在外面就好。”杨光丽说着,介绍李远山,“这是我娘家生产队的李远山。”
李远山笑着打了声招呼,黄燕的妈见杨光丽带一个小伙子来心里就犯嘀咕,委婉地说道:“杨老师,我们家小燕还小。”
“呵呵呵……他已经结婚了。”杨光丽笑道,“姐姐你以为我是给黄燕介绍对象啊?”
“是这样的,我们生产队打算在城里开一个饭店,不过个体工商户的执照需要城里户口才能办。”李远山说道,“所以我们商量用挂名的办法把饭店开起来,正好知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