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元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籁书屋www.qdfangd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引式复式作业机具系统为主。机具操作简便、质量稳定、故障率低、作业效率高。特别是免耕播种机,开沟器采用多排多行交错布置的设计,既避免了秸秆堵塞,又解决了开沟器交叉覆土的问题;不仅提高了播种机的通过性,又保证了播种质量。我国农村土地以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为主,因受到土地规模和农户经济能力的制约,大型和价格较高的机械难以推广应用。因此,目前保护性耕作机具系统以悬挂式的中小型机具为主。由于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机具现代高新技术集成应用很少,并存在通过性差、故障率高、性能不稳定、寿命短等问题。在机具的关键部件设计方面,加拿大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例如免耕播种机的开沟器铲尖都镶有合金耐磨材料,播种机作业寿命长达0.27万h左右,使用中间只需更换耐磨部分即可,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作业成本,提高作业效率。我国免耕机开沟器铲柄和铲尖多采用铸造或锻造工艺加焊接技术整体制造,铲尖播种作业66.67h左右就需要整体更换,大幅度提高了机具的作业成本。另外,国内小麦播种机以种肥同沟式侧位施肥方式为主,存在苗幅窄和烧种烧苗问题;而加拿大小麦免耕播种机大部分采用两行种子中间施肥的播种方式,这样既实现了宽苗幅播种,又提高了化肥的利用率。因此,我国要积极研制开发技术先进和质量稳定的保护性耕作作业机具,进一步提高机具的作业效率,为大面积发展保护性耕作农业提供技术保障。
3.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存在差异
加拿大农作物产量较低,小麦单产量一般在3000kg/h以下,且大部分农场要将地表的秸秆打捆后用于养畜或造纸,使得地表的秸秆量进一步减少,加之机具作业工序少,土壤压实程度轻,因此一般对土壤不进行任何耕作,保护性耕作农业以免耕技术模式为主。我国农作物施肥量大,产量较高,收获后秸秆覆盖量大,保护性耕作主要以少耕技术模式为主,目的是通过表土耕作减少地表秸秆覆盖量,进一步提高免耕播种机具的通过性和播种质量。为了进一步减少耕作次数,降低作业成本,在一年一作小麦区可以学习加拿大的经验,小麦收获时留茬高度控制在20c右,在不收获地表麦秆的地区,一定要人工将地表麦秆抛撒均匀,尽量减少表土耕作,秋季直接免耕播种。目前,国内把机械深松作为保护性耕作的一项主要技术,尤其是广大农民传统的耕作观念尚未完全转变,认为土壤不翻耕会降低产量,因此必须进行深松作业;而且大部分保护性耕作推广人员也认为深松可以疏松土壤,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