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四章 技术共享 (第2/3页)
安溪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籁书屋www.qdfangd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供应商,毕竟“攻击者”成为“哈比”后,h公司的要价可是翻了两倍,达到6万美元一架,如此高利润的生意自然要自己吞下。
所以就打着技术共享的招牌,与iaa公司合作,由h公司提供平台,iaa公司加装航电设备。
iaa公司哪怕万般不愿以,可自己陷入大坑里急于脱身,明知h公司是趁火打劫,也只能无奈的接受,把所有技术公开。
h公司明着很珍惜,转过头就丢给腾飞厂,一来感谢腾飞厂在他们危难之际施以援手,二来以此为代价,要求腾飞厂在未来几年内将dro无人机平台维持在一万美元的价格。
庄建业表面对h公司的过分要求很不满,但私下里却乐开了花,“哈比”无人机可是个好东西,其对雷达的精确打击效果非常好,腾飞厂已经掌握了平台,如果能把内部的电子设备也给吃透,将来不知道卡脖子的事儿还能不能有,如果抢先一步,吃了以色列的先机……恩……这个可以有!
至于价格维持在一万美元,倒不是不行,问题是小小的反辐射技术资料就想买通?腾飞厂似乎没这么廉价吧。
于是双方在dro无人机平台的价格上还在掰扯,希望h公司能继续弄点好东西过来。
就比如说反辐射技术资料旁边那厚厚一堆无人机远距离操控装置和探测装置设计、加工以及组装技术范本就挺好,如果h公司能把他们应用于ty—2c无人机平台上那款最新式的无人机操控和侦察设备一并拿过来,庄建业别说维持一万美元了,就是再降两千美元都干。
可惜h公司没那么傻,只把最初的发现—1上的操控和探测装置技术交给腾飞厂。
除了感谢腾飞厂危难之际的援手外,h公司索性把他们的发现—1无人机全权交给腾飞厂生产。
之所以如此,倒不是h公司有多好心,而是如庄建业早前预料的那样,由于无人机业务的持续扩大,种类的增多,h公司这个底子为皮包公司的企业产能严重不足,特别是美军的超级大单砸下来后,h公司根本无力负担三种无人机的生产,只能向外转移一种。
最先进的自然不能交给别人,于是发现—1便成为技术转移的绝佳目标。
对此庄建业没有任何异议,h公司的发现—1具备两百四十公里的飞行距离,但它的母型号,腾飞厂的ty—2却只有几十公里的有效距离。
两者平台没有任何区别,差就差在操控的航电设备上,人家h公司能够依托美国强大的电子设备制造产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