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二章 默契 (第2/3页)
安溪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籁书屋www.qdfangd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还不如联起手,把无人机业务做大做强,从而进军有人驾驶飞机业务。
要知道h航空公司建立伊始就是要在有人驾驶飞机领域分一杯羹,只可惜在美国受到巨头打压不得不改弦更张,换句话说做无人机并不是h航空公司心甘情愿的主动之举,而是无法与巨头竞争的无奈选择。
所以以林德曼为首的h公司董事会一直以来的目标还是要回到有人驾驶飞机的业务上,不然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子,还是个残障人士,成天去参加议员筹款晚宴为什么?不就是想拓展人脉,为h公司有朝一日涉足有人驾驶飞机业务做准备。
只是人脉怎么经营,h公司没问题,但如何从无人机转向有人驾驶飞机,他们就一脑门子浆糊了。
没办法,h公司自诞生之日起就是先天不足,管理层更是充斥纯粹的商人与政客,再加上巨头们的打压,在航空技术上,他们不说空白吧,但也属于小白范畴。
当然在金钱的攻势下,也不是没有业内人士给他们做出规划,问题是皮包公司起家的h公司做个无人机都费劲,上哪儿搞那么高端的东西去?
外包是个不错的办法,可问题是找谁外包?日本、欧洲的上下游配套产业早就被美欧的巨头所控制,h公司就算有心也是无力。
打造自己的全产业链?庞大的资金和技术投入,h公司看看就头疼。
恰恰在这个时候,庄建业给了他们另一种可能,那就是由腾飞厂为h公司代工,一步一步助力h公司成为无人机领域的霸主,之后以无人机全产业链的优势,选取其中一、两项拔尖儿的参与有人驾驶航空器的配套工作,继续积累经验,慢慢增加配套和整合能力,彻底站稳脚跟后,最后推出自己的有人驾驶航空器。
这套发展思路可谓即实际又可靠,唯一的缺点就是代工的厂家必须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做支撑。
欧美日当然是最好的选择,可正如之前所说,这些地方的航空上下游产业都被巨头所控制,h公司小打小闹还可以,一旦做大做强,免不了成为巨头嘴里的肥肉。
剩下的就是苏联了,问题是苏联与美国敌对,打生打死的变数太多,借给h公司一百个胆子也不敢选。
所以h公司想要实现宏伟目标,能托付的只有中国,没办法,除了以上几个地方外,只有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年的时间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尽管整体照比美欧日苏要落后不少。
但却比世界其他地方要好得多,最起码做个无人机平台不会让人那么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