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约见 (第3/4页)
淡墨青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籁书屋www.qdfangd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时偷偷看了杨柳一眼,杨柳的胆子比常宁大的多,眼光火辣辣的看着张瀚,张瀚倒是一阵心虚。
“娘,不急,有些事我还没来的及和你说……”
“你是说杨柳这丫头?”
张瀚一惊,看了看常氏,见娘亲脸上笑眯眯的不见异色,这才放了心。
“杨柳打你走后茶不思饭不想的,娘看在眼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不过看她还是处子,眉心毛发未散,可见你们还是守礼的,若不然,你这趟回来就见不着她了……我们张家现在行商,不过好歹是诗书传家,你不守规矩,就得受罚!”
张瀚这时才感觉到娘亲不是好相与的,怪不得能在太爷和父亲死后撑了和裕升那么久……果然是很有两下散手啊。
此时倒不是说出玉娘之事的时候,玉娘比杨柳可不同,好歹得算个平妻,自己这正妻还没进门,已经有个妾,还得再有个平妻进门,这热闹可真是大了。
只能暂且忍着,哪一桩都不办……
张瀚暗中抹汗,还好自己年纪不大,还尽可拖一阵,否则乐子就大了……
傍晚时,喝的醉意俨然的常进全才带着掌柜和大伙计们离开,常进有早就跑了,据说他的那个大水车做的十分成功,已经在大梁山庄子上沿河的地方架了一所,所费当然不小,从经济学角度上并不合算,但张瀚听闻此事,心中却是高兴异常。
山西的地理环境和江南当然没得比,和河北山东比也是差的,所以山西才出商人,后来又出矿藏,主要还是山地太多,平原少耕地当然就更少。
就算这样,山西纳税的额度也是很高,张瀚在此前做过调查,说明还是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最关键的是张瀚想保持高度的粮食自给。
现在买粮还算方便,张瀚担心的是天启之后到崇祯年间从陕西到山西的大规模的流民潮。
“大舅舅做的很好。”张瀚十分开心的夸赞着。
听到张瀚夸自己父亲,常宁的大眼笑成了月牙。
常威有些郁闷,他现在可不是去年的那个什么也不懂的小屁孩,常威看向张瀚的眼神里有不少的担心。
常进全搞的太过份了些,就算是亲舅舅也不能这般强势。
“常威你不必想太多。”酒宴散了,所有人慢慢散去,张瀚拍拍常威肩膀,笑道:“你去舅舅那儿吧,不要多说什么,反正横竖他是舅舅,最多把怂恿他的手下人弄走就是。”
常威闷声应着,掉头走了,张瀚看着他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