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尽成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籁书屋www.qdfangd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随即建立了严格的户籍制度。
这套体系建立起来之后,赵桓给老百姓提出了要求,每个村子,要严控外来人口,同时保持水土,不许过度开荒,以免毁了好容易到手的家园。
这条策略在目前看来,是相当有效的,毕竟老百姓不愿意更多人来分享土地,而且他们对自家田地的爱护程度,远超想象,绝大多数人都能认真履行。
不过赵桓也清楚,再有十年八年,每一家生儿育女,农田不够用,自然又会到四海无闲田的地步。
到了那时候,再讲道理,再下旨意,就没什么用了,必须拿出真正的利益交换。
所以说,赵桓手上大约有个十年机遇期。
而赵桓给李若水的任务就是在十年之内,在关中广泛种植树木,恢复林区,在下游想办法疏通水道,建立起泄洪区,迁移一些城市人口……总而言之,要探索出一条治理黄河的有效措施来。
“圣人出,黄河清。若是能在朕死前,看到黄河清澈,也就死而无憾了。”
官家的一句话,落到了李若水的头上,那就是一座结结实实的大山。
李相公算是倒了霉,一年之中,有大半年都在外面跑,去探查水文,去老百姓家里了解情况,询问老农,去武学和太学,寻找懂得治水的人才。
忙到了最后,李若水在写名字的时候,忙中出错,写了个李治水。
一下子就传开了,这位李相公索性真的改名了,就叫李治水!
还就不信了,治理不好黄河!
朝中诸公,轻松的没几个,像总揽全局的赵鼎,基本上就住在值房,十天半个月,回不了家里。
只不过大家伙虽然身体累,心里却还是轻松的。
因为谁都清楚一个道理,千百年的历史上,能专心干事,不用受到掣肘的,也就是那么有限的寥寥时光。
整个大宋朝,除了赵匡胤的那十几年,基本上就在扯皮了,后面更是翻烧饼,不停折腾。
好容易有个做事的时间,正好大展拳脚,只要干成一件,就能流芳百世。说句不客气的,哪怕大宋朝完了,他们还能在青史留名,受后世敬仰。
天时地利,只要有点能力,谁又能坐失良机?
赵官家对待主要的政务,都是如此分配。
不过一些特殊情况,就需要皇帝陛下亲自来抓了。
诸如用兵,诸如对外,也诸如钱引!
“官家的话,臣不敢苟同,将钱引的功劳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