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人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籁书屋www.qdfangd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的只是靠山。
和林家一结亲,以后方家在这方面再无忧虑。旁人一听方家当家人的妹子嫁进了贵妃的亲戚家里,这层靠山还不够硬的?以后方家的几条商路是不愁有人打主意了,在惠州哪怕横着走都绰绰有余,就算在京城,旁人说起来不也得高看方家一眼?
林伯鞠心里都清楚。
但水至清则无鱼,既然弟弟肯成家,方家姑娘人品又没什么大瑕疵,林伯鞠也就点头认了这门亲事。
“过了年了,是不是得着手敏晟念书的事了?”
看着孙子天天放野马似的,林夫人十分担心。总想赶紧让他正经念书,也好约束一下他的性子,收收他的心。
总这么野下去,只怕将来想管都不好管了。
林大人又何尝不担心这事?
只是在京城想要寻个合适的地方读书,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按他的品阶来说,一子可以入官学读书了,孙子么,暂且凑不上。再说官学那种地方,林大人压根儿不想上家里人去。早就听说官学中良萎不齐,学风很不怎么样,去那里的人没几个真心念书的,净成了吃喝玩乐纨绔聚集的所在。
林家刚到京城,孩子们没见识过这京城的花花世界,林大人很怕他们在有心人的引诱下,失了品行,走了邪路,那就不仅仅是林家自己根基败坏的事,甚至还会连累宫中的贵妃。
可是要去旁的地方念书呢,儿子还好说,毕竟已经有功名在身,寻个名塾虽然难些,总不会没着落。孙子就有些愁人了。孩子太小,一般的书塾不好送。请人来家呢,一时间也请不到合适的人。
林夫人轻声说:“进宫的时候听公主说了几句玩笑话,好象是想让咱们儿子给大殿下做伴读呢。”
林伯鞠摇头说:“孩子的戏言罢了。大殿下已经有两位伴读了,一位是国公之子,一位是公主之子,论情论理都十分合适,又没有犯错,岂有将人换掉之理?那旁人怎么说咱们家?怎么说贵妃呢?”
林夫人说:“我也没当真。再说……我也不想让孩子做伴读,还小呢。”
还小是一个理由,但并非主要理由。最重要的理由是,林夫人不想孙子小小年纪搅进宫里的是非中去。宫学岂是好进的?象自家这般陡然间冒起的外戚,不论是宗室还是勋贵都是看不起的,裙带关系历来为人诟病,林夫人也是随丈夫游宦多年人,见识非一般妇人能比。孩子在家里,或是在别处,闯点祸都没事。唯独在宫里,那是个错不得的地方,这么小的孩子进去不但不是荣宠,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