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啥都要自己动手】 (第2/3页)
王梓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籁书屋www.qdfangd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玻璃瓶,问道:“瓶内可有东西?”
顾应祥摇头道:“没有。”
王渊笑道:“且看!”
王渊将细口玻璃瓶倒置,快速垂直朝水中按压,桶中之水立即涌进瓶口。但当王渊把玻璃瓶全部按入水中,瓶中水位却低于桶中水位,好像有什么东西阻止清水灌入。
“有没有东西?”王渊再问。
顾应祥有些迷糊:“里面是空气?”
王渊笑道:“或许吧,我是这样推测的。你再看看。”
王渊抄起一张草纸,随手往外扔,只扔出一尺距离便迅速下坠。他又把草纸捡起来,揉成纸团往外扔,直接将纸团扔出门外。
顾应祥猛然醒悟:“这就是空气的阻力!草纸的时候,与空气接触面更大,所受到的空气阻力就更大。”
王渊点头说:“英雄所见略同。”
顾应祥把玩着测力计,指着刻度问:“力该怎么表达?还是用斤而论?”
“斤是重量,我觉得力虽然跟重量有关,但肯定跟重量不是一回事儿。”王渊无法直接说出重力系数,没有实验数据,他也不能真正说服顾应祥。
时间已经很晚了,顾应祥带着满腹疑惑回家,连公粮都懒得交,躺床上翻来覆去思考着力学问题。
王渊则制作出两个单摆装置,用来做重力加速度测算实验,从而推导出地球的重力系数。
一切准备就绪,王渊发现自己没秒表……坑爹啊!
其实,就算王渊拥有秒表,由于实验精度太差,多半也得不出那个教科书数据。
那就不给出任何数据,暂时只给出定义和定律,并简单进行描述即可。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经常也是只给出定义和定律,连实验过程都干脆省略了,只说通过“精密的某某实验”可知。
王渊反复回忆着各种公式定理,将其纪录下来之后,发现互相之间不成体系,必须进行有条理的科学阐述。
跟牛顿一样,王渊从“质量”说起,否则后面很多东西难以说清。
他要为“质量”下定义,阐述质量、密度和体积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必须给出具体论证过程。
牛顿说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话是对的,而王渊则没有巨人之肩可站。牛顿可以“某实验可得”,那是因为欧洲科学家做过类似实验,而王渊必须自己把实验做出来。
密度实验,也缺乏工具,王渊得先弄出有刻度的玻璃烧杯,否则这个实验做起来非常繁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