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横推非洲 (第5/15页)
小耳朵是只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籁书屋www.qdfangd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突然间,郑赐开口道:“殿下且慢!”
“嗯?怎么了?”方世玉狐疑的看着郑赐道。
郑赐吞了吞口水道:“在泰安西郊,已经寻到了一处,极其适合作为陵寝之地,三面环山,一面靠河,山清水秀之宝地,殿下如今已执政五年了,所以......”
郑赐躬身道。
皇帝的陵寝,那肯定是要早早修的,越早越好,不然的话,到时候手忙脚乱的,忙不过来。虽然方世玉不是皇帝,但早已胜似皇帝了。
方世玉摇了摇头道:“我朝帝王,陵寝均选钟山,我亡后,亦葬钟山,永世陪伴太祖于地下。陵寝的话,在孝陵附近选址吧!”
对于给活人修陵寝,如果是穿越之前,方世玉或许还会感觉晦气,但现在已经完全抛弃了这种想法。
朱元璋的陵寝,从洪武十四年开始动工,最多时,用工人数达十二万民夫,次年马皇后葬入其中。
直至太始四年,朱元璋葬入孝陵时,除了封闭陵寝入口外,整个陵寝依然没有修完,而现在用工的民夫,一直保持在七万左右。
按照进度,至少要修到太始十四年,乃至十五年。
可见,朱元璋的陵寝从选址,到图纸,宏达的规模,丝毫不比任何历代君主要差,不过好在大明如今国力空前,孝陵的修建支出,并不是不能支撑。
朱元璋的陵寝要修近三十年,方世玉的陵寝,怎么还不得修十余年的工夫,早点修,早得利!
毕竟可以提供数万的就业岗位。
“钟山......”陈迪迟疑道:“殿下,从泰安到钟山,会不会太远了些?”
方世玉面色平缓,直言道:“尸体臭了,也要埋钟山去,修吧,在钟山修,离太祖皇帝的陵寝近一点就好!”
方世玉摇了摇头,他是认准了,大明皇帝的陵寝,一定要修在钟山,都城迁了,却把老朱头一个人留在钟山,这也太可怜了。
回想一下,朱棣把陵寝修在北京,没有修在钟山,根本原因,应该就是钟山葬着朱元璋和朱标两个,他不敢过去睡觉。
而方世玉对这些,自然没有半点担忧,更何况,若是他把陵寝修在了北京,那后世之君就不会在把陵寝修在钟山南京了。
如今本就是朱标太子系当家,怎么能让自己的老祖宗孤苦伶仃的在钟山待着。
陈迪叹息道:“微臣遵旨!”
皇帝想葬在那,还真不是臣子能决定的,更何况,大明朝的皇室陵寝,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