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铁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籁书屋www.qdfangd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成语不都是老祖宗给后人留下的经验么。
说白了,成王败寇而矣。
只是真叫陆四理智下定决心去走这两条路,他真走不出,不说给鞑子当奴才有多憋屈,就那三姓家奴的名声也注定他陆文宗无法再逐鹿夺鼎。
没有机会就罢了,有了机会不坐一坐皇帝宝座,未免也太对不起他刚来那会就寻思刨祖坟的干劲了。
而且真要降清,陆四之前对小袁营,对沈廷扬的“统战”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么。
这世间,出尔反尔最是要命。
因此,还得是人死吊朝天,干他妈个逼。
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眼下安东必须占住,淮安也必须“收复”,否则淮军无法在北方建立防线。
陆四也不能以南路援军的身份进入淮安城,而要以北路军的拯救者身份进城。
这事关淮军领导权。
至于“盟主”余淮书如果不愿屈居,陆四也不会多说什么,大不了请他坐船过淮河。
淮安城中的北路军只要能活下来的,稍加训练肯定能出几千能战之兵,这个兵源可比降兵靠得住。
要在安东站住脚,就必须有粮,安东和盐城没有官道,想从盐城把大批粮食运过来简直是痴人说梦。
真能运粮,陆四也不会自个背二十斤粮食在泥地里走几天了。
缴获的粮食就这么多,怎么办?
答案其实呼之欲出——抢。
可淮军又不能跟明军一样公然抢劫百姓,那样就失去了人心,对于随后的抗清斗争不利。
陆四前世黄泛区的百姓帮鬼子打国军,可不是开玩笑的。
这真是为难的很,抢,后患太大;不抢,眼前更麻烦。
这时,不得不说前明官员们还是有些真本事的,比如督漕道郑标。可能这位督漕道也觉得明朝大势已去,所以便想在新朝立些功劳。
很快,有关淮军缺粮会屠城的谣言迅速在城中传播,并且向乡下快速蔓延,这个谣言有鼻子有眼,加上入城的真是“贼兵”,可把安东的百姓吓的够呛。前不久沐阳可是刚刚被官兵屠了的,人官兵能屠城,这贼兵又有什么不能的。
沈廷扬听说这个谣言后甚至还找到陆四,指责若他行屠城之举,则他宁可自缢也绝不与淮军同流合污。
“我乃大顺淮扬节度使,我淮军乃大顺经制之兵,岂能同那明军一样行屠城害民之事!”
陆四当然对这个谣言进行了否认,并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