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元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籁书屋www.qdfangd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惧而退。”宋人笔记中对此事更有详细描述,如王明清《挥麈余话》卷1曰:“宣和末,祐陵欲内禅,称疾作,令召东宫。先是,钦宗在朱邸,每不平诸幸臣之恣横,至是内侍数十人,拥郓王楷至殿门。时何灌以殿帅守禁卫,仗剑拒之。郓王趋前曰:‘太尉岂不识楷耶?’灌指剑以示曰:‘灌虽识大王,但此物不识耳。’皆惶恐辟易而退,始亟趋钦宗入立。”何灌的阻止,成为粉碎赵楷等抢位企图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综上所述,三衙在北宋皇位更迭过程中确实发挥有比较重要的作用,这也并不奇怪,因为在古代专制主义政体之下,皇位新旧更迭往往是各种势力竞相角逐的政治敏感时期,北宋尽管重之轻武,武臣不得干政,但三衙管军将帅,尤其是殿前都、副指挥使,作为直接握有京城禁军兵权的强有力人物,他们的地位自然举足轻重。
不过,北宋三衙参预皇位更替也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即有节、有利。有节,是指其往往在以宰相为首的文臣控制之下发挥作用,不再像唐末五代那样作为一个单独的集团出现,而且时常表现为能主动同宰相等文官执政大臣密切合作。更重要的是,武力虽然是三衙将帅的后盾,但真正使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在北宋却几乎一次也没有发生,他们主要是作为一种军事威慑力量辅助宰相;有利,指的是,三衙将帅对皇位继承的适当干预,多数情况下对稳定政局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像前面提到的英宗即位时的李璋、哲宗即位时的燕达、钦宗即位时的何灌等等,皆是如此。近年来有宋史专家撰文指出:“在宋代的政治生活中,野蛮蒙昧的色彩在消褪,文明理性的色彩在增多,政治运作的文明化、理性化的程度大大提高。”17]三衙作为手握重兵的武将,能够在皇位更迭中发挥出上述良好作用,应该说正是北宋政治运作趋向文明化、理化性的重要体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