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竹林求贤 (第5/10页)
月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籁书屋www.qdfangd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行则善,知而不行则耻。不知而不行则庸,不知而行则可怕了。卢兄欲从某一事物悟出治国秉政之通理。还要有朝一日用之天下,实在可怕。
听说卢兄是巴蜀奇才,却屡试不第,说起来实是朝廷之大幸,此去成都,杨某见了本地学政和历届主考官员,真要代皇上、代我大明江山社稷好生感谢这班可敬的老大人才是”。
竹墙上“吱吱”声更急,就象一只小耗子在叫。
卢士杰气的都快吐血了。他秉性狂傲。目中无人是不假。不过并非淡泊名利,不想出仕为官。今日如此做作,其实也有想自抬身份,别出心裁,引起杨凌注意的意思,若有杨凌赏识,何愁不能踏上仕途,从此飞黄腾达?
奈何他虽然常去武侯祠,却不是诸葛亮,杨凌更不是大耳贼,既然看出他是藉狂卖弄,自已又因为年轻气盛没有刘备那种涵养,哪里还会给他留面子
李安脸色十分难看,这三位是他地好友,杨凌更是他想巴结而不敢得罪的人,想不到卢士杰平时狂傲也便罢了,对着这位跺跺脚六省乱颤的大人物,还想摆狂士架子,结果弄的大家不愉快,连带着他心中也十分不悦了。
李安强笑着打圆场道:“今日只是请大人来,引见几位朋友,士杰兄性情狂傲,呃……..晌午又饮了几杯水酒,有些失礼了,大人勿怪。呵呵,我还没给大人引见呢,卢兄大人是认识了,这一位小友姓杨名慎,他是……..”。
那小书生含笑一礼,打断了李安地话,对杨凌说道:“在下新都人氏,久仰大人声名,听闻大人在北方互市于兀良哈、女真,孤立鞑靼人,南方平倭靖海,通商万国,在下极欲渴慕一见,幸得李兄引荐,今日得识大人,实是三生有幸”。
杨凌不知眼前这看似不起眼的杨慎就是大学士杨廷和之子,四川第二代神童,此人年纪虽小,可是经史子集、诗文弹唱、音韵词曲、金石书画无所不通,而且对天文、地理、生物、医学等也有很深的造诣,所学之杂,堪称三百年大明第一人。
他十二岁时,复拟《过秦论》,一向待子孙严格,不轻易称许的祖父湖广提学佥事杨春见了也不禁拍案叫绝,对人自夸道:“此乃吾家之贾谊也”。杨慎十三岁随父入京,所作诗赋被茶陵诗派领袖李东阳所见,惊叹不已,虽将他引为自已地学生,却敬称其为小友。当时是名震京师的第一少年才子,比这两年风头甚劲的王景隆等七公子可强了不止一倍两倍。
不过他三年前因致仕还乡的祖父身体不好,为替父尽孝,返回了家乡,杨凌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