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籁书屋www.qdfangd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的。怪不得大婶子曾说过了山东换陆路,原来是这个缘故。”
水面上本就湿冷,又是这个时节,船行起来又带着风,三人在甲板上站了站,便被徐氏唤回屋子。
他们这次搭乘的船队,总共有十四、五艘船,除了三艘贡船外,还有六、七艘护卫船,剩下五、六只大大小小的官船,都是跟在贡船后边蹭水路的。
运河上,行船有先后,贡船为先,漕船为次,官船再次,民船最后。
为防有人借贡船谋利,朝廷有律令,从江南往京城运送皇贡的贡船“不许载诸人,不许载诸物”,在沿途水闸,对于贡船的搜查也极为严苛。
可是上有政策,下游对策。
南京本就是冷衙门,捞油水的地方少,这隶属南京各衙门的九百九十八只贡船,就成了摇钱树。
贡船上不许载人,那就不载;不许载货,那就不装,可贡船船队中,可以塞只官船之类的。
沿途司税太监之流,看在南京司礼监面上,对于这些船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行。
一来二去,这成为贡船队伍的潜规则,往来人员货物,几乎明码标价。
为了配合贡船速度,随行船只都不算大,可也委实不算小。
沈瑞等人搭乘这一只官船,船长二十七丈,船阔八丈。
船上搭乘的,除了徐氏领着外甥、外甥女并一于沈族子侄晚辈之外,还有原品致仕还乡的南京工部侍郎一家,进京升转陛见的三位南京六部司官,还有来苏州公于完毕返京的御用监少监,南京锦衣卫受命进京的一千户、一百户。
御用监少监是从四品,锦衣卫千户是正五品、锦衣卫百户正六品。
大明朝权利中枢,名义上之掌握在皇帝与阁臣手中,实际上是皇帝通过厂卫行独断之权。
因厂卫的存在,内官与锦衣卫气焰熏天,使得官民百姓谈之色变。
在这艘官船上,甲板上共有三层楼舱,顶层舱层便由那少监与两位锦衣卫用了,二层是徐氏与沈家诸子所在一层,一层是那位致仕侍郎一家,几位司官则在甲板下一层。
因楼上是厂卫,楼下有官宦女眷,徐氏便约束小辈,除了停船时去甲板上放风,其他时间就在二层带着,省的冲撞了旁人,节外生枝。
因徐氏的诰命身份在,又有礼部侍郎家的女眷递帖子拜会,又有南京几位司官递帖子问安。
众小辈中,年长的如沈全、沈珠,已经十七岁,就被徐氏提溜出来,跟着二房管家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