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 派别理论之争 (第2/3页)
谢不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籁书屋www.qdfangd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手把他们推向火坑。
表演是对角色最自然、最真情的解读,而不是演一个同性恋就要变成同性恋,演一个杀人犯就要变成杀人犯,这是不负责任、且对表演妖魔化的言论。
我希望,作为一个年轻群体的偶像,卫勋先生可以明白自己的影响力,为自己说的每一句话负责。
本周五,柴夫斯基先生会来我院讲学,如果你有时间的话,可以来听一听。
——陈清和。
陈清和的这番回应,其实还是很理智或者说克制的。
而且字里行间不难发现,老教授是个很惜才的人,或许连他自己都没意识到,他这番话里,本身就包含着对卫勋的喜欢。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陈清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智、客观、冷静的去接受一个20几岁的年轻人,大胆狂妄的给表演划派别。
因为这是世界级理论大师才能有资格做的事情。
当《电影周刊》发布出去以后,不仅仅陈清和,有太多太多的表演界从业者站了出来。
他们统一把矛头指向了卫勋。
“简直荒谬,真以为电影拿了一些票房,就能成为理论表演大师了?按照卫勋的说法,那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可能有体验派的存在!”
“对于自称‘体验派’的卫勋来说,如果哪天他需要演一个死人,那最好的演绎方式就是自己死一次,去体验一番死亡。”
“我记得《唐人街探案》里,卫勋曾经出演过一个杀人犯,或许他演之前,去杀了个人?”
“事实上我一直觉得卫勋的演技被高估了,他就是个纯粹的商业片导演,或者说误入电影圈的资本商人。就连他年前那部被人吹捧的《让子弹飞》,在我看来也演的非常无厘头且让人皱眉。”
卫勋划分表演派别的事情,可谓在表演学术界捅了马蜂窝。
尤其是他关于‘体验派’的解读,更是让很多学术界的泰斗们气的直吹胡子。
再加上有些浑水摸鱼的同行在其中挑事儿,当最新期《电影周刊》出来后的两天,整个表演学术界都在批判卫勋。
卫勋的国民度太大了,本身就带着恐怖的流量和关注度。
虽然学术圈比较小,但卫勋本人就是一个走到哪里都能发光的探照灯,所以很快,这件事儿就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
“卫勋狂妄发言分类表演派别,被学院派代表陈清和批判。”
“体验派表演模式根本不存在,卫勋沽名钓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