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轻风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籁书屋www.qdfangd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赏桃园,吾等雅人,有酒岂可无文?桃花之诗,千载以降,难免重复庸碌,今日我们不做诗词,又正值省试将至,我们便考校时文如何?”
  这话其实在请帖上已经说过,赴会士子大多都有准备,正好借此机会彼此交流,再探讨一下近期文章的流行趋势,此时便个个点头。
  “初出茅庐”的叶行远拍掌道:“李前辈此言甚妙,桃花之美,轻灵飘逸,单以诗词而记,不免单调,若是不限韵文、散文,录今日之盛况,也可为后世之观。”
  咦?这个主意不错!唐师偃大喜,心想叶行远果然有急智。这叶行远是不曾受请帖,本人年纪又轻,随便说几句话也就说了。
  同样是文章,时文策论与散文游记可不一样。唐师偃自忖自己诗才纵然不如叶行远,但可胜李信。若论散文,那顶多半斤八两,自己绝不会轻易落败。
  不过这提议李信显然不会答应,在他眼里,叶行远就是唐师偃的代言小号。叶行远避重就轻,只能说明唐师偃还在垂死挣扎。
  于是他便笑道:“叶贤弟还是年轻了,虽得风流之意,不知儒道之神,吾等孜孜以求,所为何来?不过是科举正途而已,难得今日群贤聚会,自然要为今科省试磨练,岂可耽于玩乐?”
  在李信想来,这顶大帽子扣下来,这小年轻总不能再说什么了吧?
  可叶行远却蹙眉道:“赏花乃是雅事,吾等见桃花曼妙,正自心怀大畅,此时论文,未免有些煮鹤焚琴,窃以为不取......”
  唐师偃悄悄在袖子下面给叶行远竖起了大拇指,心赞这小老弟真是够义气,为自己争到这种程度。奈何今日他们早有安排,只怕是不能如愿。
  李信冷笑打断叶行远之言,“贤弟此言差矣,今日穆老先生召集诸君,一方面是为了赏识众位的才华,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诸君共议富国养民之道,为朝廷官府分忧!
  若不识民间疾苦,不能解民于倒悬,便做得一千首一万首桃花诗,再花团锦簇,也不过是粉饰太平!沉迷此道,实乃禄蠹之辈!”
  李信越说越大义凛然,这番话也是早就准备好的,正恨没有人挑出话头,没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