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小仁小义” (第2/3页)
无言不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籁书屋www.qdfangd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位思考,如果自己的家人活生生饿死,在遇到一个酒肉臭的富人,哪能以平常心来对待?
看着那完全不敢看自己的百姓,李元瑷稳住了心神,他知道这样的人很多很多,自己来这里不就是给他们希望的?
“来人,将准备好的茶叶泡饭分发下去,每人都有。告诉他们,朝廷不会舍弃他们,我吴王李元瑷此次奉天子之命,前来赈灾。我会见食物拨给沿途村镇,领取食物的人,自行前往泗州。朝廷在泗州安排了赈济灾棚,每一个人都会得到吃住安排。”
他早就做好万全准备,知道一路上必定会有闻讯或者遇到逃难的灾民,准备了大量的熟食。
为了给灾民补充营养,特地准备了茶叶泡饭。
他说着挥手招来一名旅帅,让他留下百人殿后,将所有尸体都经行掩埋。
李元瑷作为后世人,常识还是有的。
尸体是最容易滋生细菌,古代灾情之后必有大疫跟没有及时处理尸体有极大的关系。
而且就让尸体在路上躺着,路过的灾民看了,也会形成一股悲观的情绪。
无论如何都得处理好。
收拾心情,李元瑷一路分发食物给地方村落官吏,一边号召灾民赶往泗州。
这越深入灾区,所见所闻,更为凄惨。
同时也想到历史上的大动荡:汉末三国,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想到了隋末疫疠流行,千里无炊烟,田地皆茂草的记载。
李元瑷现在都不敢想象,那种动荡的年代,百姓是怎么活下来的。
这也坚定了他赈灾的信念与决心。
哪怕是小规模的动荡,也不能出现。
实在是太伤了。
**********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金/点币等你拿!
泗州。
曹江巡视了赈灾粥棚,回到了自己的府上,脸色肃穆严峻,大步走到自己的书房,犹疑片刻,说道:“将刘先生请来!”
曹江乃泗州豪绅,为人大方热情,有孟尝之称,更兼精于一手枪术,在黑白两道都很吃得开。
这灾情一来,曹江首当其冲的开设粥棚,赈济灾民。
“情况如何了?”
刘先生这一入书房,直接就坐上了主位,然后开口询问,一点也看不出是客。
曹江恭恭敬敬的道:“不是很好,外边已经传开了。吴王李元瑷亲临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