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改嫁隔壁老王 第200节 (第4/7页)
女王不在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籁书屋www.qdfangd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么一来,一次背一百公斤的话,就是两三百块钱了。
如果去的时候,再带一些这里的土特产运过去那边卖,靠着自家土特产把来回路费捞回来,那背回来的这一百公斤赚两三百,就是纯赚的了。
当一个背毛户回来后,赚了两百多,大家都眼红了,都觉得这是好路子,于是庄稼下地后,农闲的时候,但凡有些本钱的,全都出去了,不光是去牧区,还会去那些羊绒加工厂,去收购零散的,一袋一袋地背回来,背回来后,有的卖给沈烈,也有的卖给别的梳绒户。
沈烈眼睛很毒,对羊毛现在也很挑,他看中的,贵一些他也要,但是看不中的,价格就会压得很低,一来二去,大家慢慢地眼光也都好起来了,学会了什么样是好的。
因为这个,挣钱的就不止是梳绒户了,那些上不了梳绒机的也开始背绒挣钱了,甚至于背绒的范围不光是内蒙古牧区的羊绒了,还有各纺织加工厂剩余的毛渣子,以及废旧羊绒大衣的回收品,收回来的这些原材料,自然又按照档次高低进行分类,会进行不同档次的深加工,流入不同要求的渠道。
陵城的羊绒业发展到今天,大家提到沈烈的时候,没有人直呼名字了,亲近的叫一声烈哥,不熟的都得恭敬叫一声沈总。
这个时候的沈烈,业务范围也扩大了不少,除了出售自己的羊绒,沈烈的双美进出口公司也开始代理别家的羊绒产品,从中适当抽取一定的利润。
陵城不知道多少羊绒户囤积下的羊绒,陆续送到了沈烈这里,在进行质量检测后,符合质量要求的陆续被沈烈卖出去,不符合的拿回去重新分梳,不断地有人通过沈烈将羊绒卖出去,陵城的羊绒也走向了国际市场,并在国际上有了一席之地。
天津和内蒙的进出口公司陆续也过来陵城考察,由商业局接待,接待的过程中,自然少不了一个名字:沈烈。
他们是听说沈烈的事迹才来的,新疆捷足先登和沈烈合作了,他们也想了解陵城羊绒的情况,寻求合作机会。
对于这种情况,由陵城商业局牵头,前往中国土畜产进出口总公司洽谈,最后终于商定,由新疆进出口公司、中国土畜产进出口总公司和沈烈三方联合建立三美联合公司,并将沈烈之前的加工厂合并进来,如此一来,公司的规模一下子翻倍,达到了七十台梳绒机之多,拥有了几千平米的厂房。
订单源源不断,也不过是一年的时间,就创造了七百万的营业额,为国家赚外汇三百五十万,纯盈利三百万。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