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棘手 (第2/3页)
三悔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籁书屋www.qdfangd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姜云明看了看渐沉的夕阳对着渔夫说道。
“好的。”早在上船之前姜云明就给了不菲的船费,渔夫自然是对姜云明有求必应。
在长江上晃荡了大半天,姜云明也没能想到个好办法,他有些颓丧,也突然感觉到当初在长安的时候有多么舒服,最起码在遇到这种事儿的时候还可以进宫找老丈人商议,亦或者去找长孙无忌和杜如晦也是可以的。
但眼下他却只能自己去思考这些事情。
事情没想通,姜云明也没什么心思吃饭,在返回了苏州刺史的刺史府后他简单交代了李丽质两句就回房了。
躺在床上,姜云明脑海中萦绕着的全都是怎么开发江南这个问题。
如果只是正常的开发没有其它问题的干扰那就简单很多,只要稍加恩惠百姓们就会动移民的心思,毕竟江南的气候要更加温暖一些,这是一件好事情。
但眼下就不行了,这些动物所造成的的可以说是性命之忧,而普通的手段也自然就行不通了。
以往在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姜云明能想到的无非就是降低赋税,或者是给予移民的百姓们各种优惠,例如发放耕地所需的粮种等。
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直到李丽质哄完了孩子上床准备睡觉了他也没能想出什么好的对策。
免除一定时间的徭役这是肯定要列入移民的奖励之中的,毕竟眼下大唐刚刚处理完突厥的战俘就又带回来了大量的高句丽三国的战俘,虽然远远不能抵消大唐所有百姓的徭役,但却也能起到很大作用了。
反正到时候有了这些战俘顶着,大唐肯定是要有一些人免除徭役的,不如就此拿出来当做是移民的奖励。
其次就是减免租调了。
大唐目前的赋税制度是租庸调制,每丁(一对夫妇)每年要向朝廷上缴两石粮食作为赋税,这是租。
丁男每年都要给朝廷服徭役,每年二十天,如有特殊情况则可以用每日三尺绢相抵,这是庸。
每丁每年上缴绢、绫各两丈,如果上缴的是布则要额外增加两成,此外缴绢、绫的要另外增加三两绵,缴布的则要另外增加麻三斤,这是调。
租、庸、调这三个征收的方式形成了大唐的赋税制度,而姜云明能想到也只能是在后面两个动动脑子了。
租是粮食,大唐现在的粮食产量较之前两年本就是处于下滑状态,自然是不可能将已经减少的税收变得更少了,所以能够让姜云明动一动的就只有庸和调了。
庸这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