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中医世家 (第5/10页)
青罗扇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籁书屋www.qdfangd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境、成长的背景。
因为没有实际的生活体验,所以杜云修充分发挥了演员的“三种素质”,即理解力、想象力和表现力。通过对虚构人物的艺术理解,转化为具有艺术魅力的真实的人物形象。这其中,靠的就是杜云修的独特想象力。
只不过,在这些虚拟的想象中,杜云修自己又做了其他的功课,参看了很多古代的人文风俗,礼仪形态的书籍。在现存的相关记载上,进行二次想象,这样营造出来的感觉比凭空想象的,更加真实!
尽管当时的连导没有要求他们做这些。
而何导跟连导就明显不同。
首先,何导对演员更严厉。因为现在很多年轻演员不喜欢通过“体验角色”的方法来“体现角色”,而是按照一成不变的程序化形式,去宣读角色的台词,在圈子里这种行为被称为“匠艺派”。
于是何导就干脆直接命令你做功课,派人联系好地方,带你去体验实际的生活和观察原型!
其次是在造型上。
电影的造型主要是通过摄影造型、美术造型以及演员造型三部分来完成。其中摄影造型是指取景、光线、色彩等;美术造型则指布景、服装、道具等。在架空历史的《唐云起》里面,服饰和道具都是臆造的,没有任何考据,但在《中医世家》中,每一个物件、摆饰,都是极其用心的,具有典型的晚清和民国时期的风格。
杜云修在心底隐隐敬佩何导严谨的同时,何导也观察着这次的主演。
在圈子里待了这么久,何导感受很深,这个圈子的新人是一代不如一代。
以前的老演员是多年磨成的演技,浑身都是戏,多才多艺,这些才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演员们信手拈来。现在年轻的后辈,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就迅速被公司捧红,演技是“飘”的。
就像浮木,只能浮在水面上,就是沉不下去。
开拍的前两天,何导特地约杜云修“讲戏”,一方面是告诉对方,自己拍摄这部电影的意图,一方面,是想看看杜云修这个年轻人到底对角色理解了多少。结果何导听完后愣了愣――对方还真下了不少苦功!不仅自己给的相关书籍资料全部看完了,在那个老中医那里也学得有模有样,摆起中医的架势,还真的有几分高深的名医感觉。难怪上次小李回剧组,笑着说:“云修现在在那里足以以假乱真。那个老中医的很多病人,看到云修的架势,差点以为对方也是位名医了!”
不过何导并没有把对杜云修的这份满意表现在脸上